喜欢在张姐早点店吃早餐,那里的品种比较多,很有现代感。店里八宝粥、豆浆、银耳羹等都是软包装,一次性塑料杯密封好了的,特别是学生爱买这儿的早点,拿在路上边走吃。张姐早点店主要卖包子、烧麦、紫色包等,店里没有其它员工,只有张姐和她老公。她老公负责做包子打豆浆等,张姐则负责卖出去。
早晨7点多钟是小店最忙碌的时候,人围着像未剥皮的包谷,一层又一层。多数是学生,还有一些上班的年轻人。张姐一个人居然能井井有条地把早点卖出去,真的有点佩服她。
“两个烧麦,一杯豆浆多少钱?”
“一个烧麦,一个泡粑,一八宝粥多少钱?”
“一个卤鸡蛋,一个火腿肠包子多少钱?”
……
张姐一边给顾客拿东西,一边回答“4元”“3.5元”“6元”。这让我想起了说相声的情景,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张姐跟每位顾客都能做很好的捧哏。
张姐算账的速度与准确度让我想起母亲卖菜时算账的速度与准确。我和母亲一起去卖过菜,那时,我刚好学完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想跟母亲实战演练一下。母亲没有读过书、识过字,不知道她的计算是向谁学的。
那时,称重量用的是杆秤,最小单位是两;钱的最小单位是分,卖一次菜要用到斤两和元角分,这是两位乘三位的计算了。夏天是空心菜当季的时候,那是母亲最喜欢卖的菜。早晨很早母亲和父亲一起到地里把空心菜摘回家,用水清洗一番,父亲就挑到菜市场,然后回家干活去了,我和母亲两人就守着菜卖钱。
一位阿姨买了1.2斤,母亲卖的价是每斤1角3分。我在旁边用笔慢慢算,等我告诉母亲是1角5分6时,母亲说:“收了1角5分钱,那6厘就算了。”那位阿姨早走了。我问母亲怎么算得这么快,母亲说只要天天练习就可以的。
当有了计算器后,母亲算账的速度同样超过它。我帮母亲买了一个计算器,叫母亲带在身上,可母亲从来没有把它带在身上,说那个不方便,没有她嘴巴算得快。现在母亲虽然老了,算账的速度略微下降。不过,现在买卖东西多是整数整钱,这就让母亲保持着运算的速度。现在我经常和母亲一起去吃早餐或买东西,母亲就是我的计算器。我想多陪母亲吃早餐或买东西,让她用用脑。虽然有些地方直接叫我扫码,每次扫码后,我都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我付的钱是不是对的。
只要和母亲出去买菜、吃饭,我尽量会带上现钱,借用母亲的脑力算账,让母亲多用脑,让她感到自己老了还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