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鹰嘴豆代替豌豆,重庆女子摆摊卖面日入近1000欧元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座大学城周边的集市上,37岁的重庆女子汪莉,每周二和周六在这里支起摊位,煮起了豌杂面。这个最初为缓解家庭收入压力而开启的小生意,不仅让她实现了时间自由,还收获了当地人和留学生的一致好评。
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汪莉,听她讲述豌杂面在比利时爆火背后的故事。
汪莉和丈夫2015年到比利时定居,丈夫是农学博士。2024年,得知丈夫上一份合同即将结束,且后续面试比利时高校永久职位未成功,家庭收入面临断档风险,汪莉便开始寻找工作。
由于工作时间与照顾孩子的需求有冲突,汪莉最终将目光投向摆摊。她在网上刷视频时,看到了重庆小面的味道担当——豌杂面。这一下子灵感就来了:“哎,这个感觉蛮合适。”
本地买不到豌豆做豌豆泥,汪莉就用鹰嘴豆泥替代豌豆泥;没有重庆碱水面,就用超市里能买到的北京炸酱干面代替;豌杂面里的肉酱得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她又托人订购肥肉,再混合超市里买的瘦肉末进行炒制。
如此这般、费尽折腾,汪莉经过多次试验,比利时版的豌杂面终于“横空出世”,味道也得到家人认可。汪莉由此坚定了信心,把“豌杂面”作为自己摆摊的拳头单品。
很快,汪莉的豌杂面摊支了起来。由于当地集市仅在周二、周六开放,她也每周出摊两天。为了保障食材新鲜充足,她一般都在前一天准备好所有食材。以周二出摊为例,周一她要准备8公斤左右的肉末,足够制作100份左右的豌杂面,还会准备60个左右的卤蛋。
汪莉介绍,她的小摊卖的面条,细面7欧元一份,宽面9欧元一份,卤蛋1欧元一个,包子和曾卖过的韭菜盒子则是3欧元一个。汪莉说,比利时整体物价不低,相比之下,她的豌杂面价格很有竞争力。这份带着重庆风味的中国美食,也因此吸引了不少顾客。
汪莉说,每周二中午是最忙的时候,顾客络绎不绝,自己常常忙得晕头转向。当地人大多是第一次接触重庆豌杂面,觉得味道好价格又实惠;大学城的中国留学生也常来光顾。
汪莉介绍,现在她每周出摊两天,每天收入大概接近1000欧元。虽然未详细计算净收入,但这样的盈利水平已达到当地税后3000欧元至4000欧元的月平均收入水平。
对于这份收入,汪莉非常满意。她表示,以自己的情况,想要找到同等收入的工作难度很大,摆摊不仅实现了可观收入,还能兼顾家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马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