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6 家园-
E6家园
  • ·不如就去仰天窝
  • ·征稿启事
  • ·由一张朋友圈照片想到的
  • ·成都人怎样泡茶馆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不如就去仰天窝

□付令

  有两处仰天窝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刻下了印迹。一处是都江堰市的仰天窝,那是我弱冠求学时每天路过的地方,另一处便是而立之年后常去游玩的龙泉驿区仰天窝。
  发现龙泉驿仰天窝步道实属偶然。11年前端午节的下午,骄阳映照下的山峦和步道正散发着熠熠的光辉,于是呼朋唤友,叫来了嘉哥和小蒋。那天也颇有默契,我们仨在上坡路上汇合了。上山路不急不缓,路两旁种满了桃树、柑橘,显然之前是个果园。齐整的树林,路边简陋小店的零食和玩具,自然让人想起倔强成长的少年。扶苗剪叶,少了年少轻狂,有了瓜果飘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登临半山后蓦然回首,蓝天、白云、远山、脚下的高楼一览无余。
  一鼓作气往上爬,山势陡峭了些,一段迂回蜿蜒的木质栈道,楠木林遮天蔽日,两旁静悄悄绽放着美人蕉,还有绿叶悠悠的箬竹、沿阶草、麦冬、十大功劳、桃叶珊瑚在默默衬托。草木葱茏,还有年轻的我们。
  抵达山顶的仰天窝,一个坦坦荡荡的平坝。我们都喜欢眺望远方,似乎那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坝子中心有一处莲花堰。传说湖心隐藏着一朵紫莲,六十年方才在月圆夜浮现,见证者会有好运。标牌显示,上次莲花出现是在1963年,言之凿凿,不知道有没有人真的在1963年见过或会在10年后的2033年能有幸见到这朵莲花。
  莲花堰是个各得其乐的地方。这里,碧空如洗,波光粼粼。岸边平缓的小路两旁散落着几处农家。相信很多人的乐趣都包括在农家院品品狼牙土豆,拌上现摘的折耳根、芫荽和小葱,累了歇歇脚,不妨再尝尝手搓冰粉。一块块晶莹剔透,含着气泡,沁人心脾。小蒋特别欣赏湖畔一处白墙青瓦的小院坝,说是让他想起小学课本里的农村小学。嘉哥貌似对垂钓和游泳更有兴致,但只是看却不见实践。我则喜欢用手机拍拍农家的猫儿狗儿。在仰天窝,并不是永远只有三个单身汉。后来的游历中,嘉哥带来了夫人,小蒋也在莲花堰结识了女友并且组建了家庭。两人都稳扎稳打,有了蒸蒸日上的事业。
  莲花堰往前经过一个小丘,昔日是香火鼎盛的火神庙,于是小地名就叫庙子山,现如今只剩下两块基石。过了庙子山,就迂回转入下山路。眺望远处山梁,梁上的山泉镇炊烟弥漫,人们不紧不慢地走着聊着笑着。微风徐来,摇动路边的芭蕉叶簌簌响动,眼里都是纯净的风景。
  下山路伸进了桉树林。一抹夕阳透过密叶洒满台阶,照亮了崎岖,也照亮了坎坷。天色暗淡下来,我们不觉已加快步伐。高挺光洁、树皮斑驳的白桦林间,一条小溪顺势而下,水声潺潺,不紧不慢。如果愿意,大可在溪水边农家门前轻抚小猫,在芭蕉林里听听金蟾仙子候郎君、断碑为桥治洪水的古老传说,或者看看废弃的石料厂和仍在使用的农村蓄水池堰塘,回想过去那段激情燃烧的的岁月。
  出山的道口交汇于老成渝路,豁然开朗,对面是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在那天的黄昏里,我们听见了婴儿的啼哭。出生与衰老,平平静静,这里又有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仰天窝步道,无论奋力攀登、缓坡疾步,还是平稳着陆,又多么像人的四季,光彩登场、体面退场。
  从那以后,仰天窝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如今,当年的小伙伴们都已迈入中年。岁月倏忽,如流星之于夜空,浪花之于长河,生命微微,如水滴之于大海,人生几多悲喜,几多苦乐。
  平原城市成都周边并非无山。往北出三环可到天回山、凤凰山,往西则要出四环方有横山子,往南三环以内便有琉璃场和竹望山,往东出二环便起坡狮子山,但要寻得一处山势尚可的去处,最近的就是仰天窝。朋友,山高我为峰,原阔任驰骋。来爬爬仰天窝吧,这里山朗水清,是一处心灵的原乡,这里盘旋曲折、起伏跌宕,处处都是人生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