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8点整,所有加入“国兴乐”微信圈的朋友们都收到了同一条信息:早上好!
一声问候,令人欣慰,特别是梨花沟村的干部群众。
初夏的一天早晨,我们应邀来到成都金堂栖贤街道办的梨花沟村,前来接待的夏女士高兴地说:“欢迎,欢迎,村第一书记刚通知说有几位作家要来釆风!”
接着,她便带我们走进了村办公室。刚坐定,梨花沟村第一书记就来了,夏女士忙介绍道:这就是罗书记!
“啊!老熟人,曾经的县委老领导。”
“别客气,今天请你们来,主要是交流一下。”罗书记笑着说。
眼前的罗书记,在这一瞬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矫健魁梧,刚毅果敢,浓浓的家乡口音,浑厚有力,五官端正的国字脸上充满了智慧。眼神中透着亲切感,宽厚的胸膛,笔挺的腰杆,走起路来脚底生风,真真切切地透露出一名军人的气质。
罗书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应征入伍,在部队当过通信员。回地方后,当过村长、团委书记、镇党委书记,尔后一路干到了县领导。如今,他已从县领导岗位退休了。
为啥来当村第一书记?这可是中国最基层的官!
曾几何时,梨花沟村以梨花出名,热闹非凡,可后来因梨树产业发展受挫,风光不再。从热闹到寂寞,梨花沟人迷失了方向……一时间,人心涣散,村民们各跑门路各自挣钱了。
目睹这一现状,2021年10月,已经退休的老罗主动请樱,被组织任命为梨花沟村第一书记。
报到那天,他郑重地对村民们说:“从今天起,我就是村里的一名群众了,组织给了这个舞台,我拚命也要让村貌改革换新!
罗书记这样向村民们承诺,也为之努力行动起来。
来到村里不到一个月,就为村里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规划、新制度、新目标,而这些思路可不是凭空而想,是他积极纳民言、聚民意的结果。
一个月时间里,他进急需帮助的家、入最穷家庭的门,以诚恳之心表心迹,述说今后打算,听取大家意见,在取得村民群众信任的基础上,广泛发动群众,给村委会工作提意见提建议,帮助村上改进工作,期间共收集意见建议达300余条。对此,他及时与村委一班人进行研究,把群众意见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对群众脸冷,二是个别村干部私心重,三是假话哄人,四是心里不担事、安于现状。一句话,村里再也折腾不起了。
针对这些问题,罗书记在村委会上激动地说:我们的回答是行动,而不要语言。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久,梨花沟村的富美乡村规划出来了,新的村规民约也随之诞生。其中,五大要点让村民们信心倍增——产业兴旺是立足点,乡风文明是切入点,村级治理是支撑点,生态宜居是关键点,生活富裕是根本点。同时,八大举措更是令人欢欣鼓舞——组织是保障,基础要善治;规划是龙头,田园变良田;人才是关键,离乡变返乡;产业是基础,产品变商品;文化是灵魂,旅游富村民;农民是主体,村民变股民;生态是优势,环境更青绿;非遗是平台,资源变富裕。
“只要抓好落实,我们一定会把梨花沟村建设成为一个业兴、家宜、人和、村美的美丽乡村样板村。”罗书记边说边把我们带进梨花沟村荣誉室,50多项荣誉见证着梨花沟村的成长,特别是去年底,该村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难怪我们后来走访村民时,大伙异口同声地说:有退休后来帮我们的第一书记,梨花沟村大有希望了!
与随行的罗书记交流,终于明白了他的网名涵义:国兴乐就是国家兴民众乐嘛!这也正是罗兴国名字的“倒音”。
当村第一书记还“隐名”呀!面对我们,罗书记嘿嘿嘿地笑了起来,这笑声,在梨花沟回荡着,仿佛在说:千树万树梨花开哟,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