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民
这几天在手机上刷到一个短视频:一个小孩好奇地问一位老爷爷,为什么大雪天给花木剪枝?老爷爷回答:“这是要花木‘忍冬’,不冒尖儿、不显摆,不被冰碴伤着,才能度过冬天。”视频里的对话,让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这些年的影子。
那年高考,我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寒冬”,十年寒窗苦,却与心仪的重点大学失之交臂。托熟人介绍,我去了郊区一家糖果厂当搬运工,经历了暑天里“忍冬”的考验。
我每天要从冷库里把冰糕和汽水搬进冷藏车,然后跟车把这些东西送往全市各个商户。每次送货,我只能钻进冷藏车厢,没一会儿,我就冻得浑身哆嗦,牙齿咯咯打颤。幸好车门处挂着一对棉帘,我裹紧一片棉帘,头和小腿、脚露在外边,头发眉毛很快结了一层白霜,脚趾头冻得发麻,我只能不停地跺脚取暖,就这么硬扛着“忍冬”。好在这种煎熬时间不长,每隔十来分钟车子就会停下来,司机打开车厢门喊:“到了,卸货!”
头几天,身体根本受不了这么大的冷热变化,很快我就感冒了。干活时头昏脑胀,脚下发飘。可想着当初是自己要来“体验”的,还指望挣点钱,就咬着牙硬挺。这份短工,我硬是干了两个多月,我深深感到,还是复读考上理想的大学前途会好一些。
后来我报了一个复读班,重新开始备战高考。几个月后,父亲看我还是心有不甘,情绪不高,就在一个雪后初晴的早晨,让我跟着他去麦田。他蹲下身拨开积雪,我看见那些一拃高的绿苗,在寒冬中依然保持着生机。他说:“你看,这些麦苗并不是在睡觉,而是在扎根、攒劲儿,根扎得越深,来年长得越旺。”
到了春天,麦苗就像听到冲锋号一样,返青,拔节,一天一个样,绿油油的像荡漾的绿海,满是生命的欢腾劲儿。这时候父亲盯着麦田,脸上很满足,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瞧这小麦,就和咱庄稼人一样,不管碰上啥难事,咬着牙也得往上走。只要活着就有盼头。”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第二年我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大学毕业步入职场,我又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寒冬”。入职后工作上处处被打压,给我分配最繁琐的工作,却从来不给我展示能力的机会,奖金还经常被克扣。
夜里加班时,我忍不住给父亲
打电话,听我倾诉完委屈以后,父亲在电话那头笑了,说:“你还记得冬小麦吗?最冷的时候看起来一点也不长,其实在地下悄悄发展根系。等到春天来了,拦都拦不住地长。”父亲的话让我深思。
从此,我下定决心,不再跟眼前
得失计较,而是虚心请教,静下心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像冬小麦一样,在看似停滞的日子里默默扎根。
职场的春天终于到了。公司一
个新项目需要负责人,我提出的方案让公司领导眼前一亮,那个曾经打压我的主管,再也无法忽视我的成长。
其实,自然界中万物都有自己“忍冬”的方式,梅花剪枝以待春,青蛙冬眠以蓄力,麦苗覆雪已生根,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忍冬不是消极退缩,而是选择在合适的时机积蓄能量。只要活着就有盼头,忍过寒冬,便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