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孙女受邀观礼九三阅兵:
赵一曼(资料照片)。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陈红手捧奶奶赵一曼抱着父亲的画像。 杨涛摄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纪念大会,包括阅兵,著名抗日英烈赵一曼的孙女陈红受邀观礼。9月2日,她已抵达北京。
观礼
“收到邀请很惊喜,非常荣幸能现场观礼纪念活动,我是替奶奶看这盛世。”陈红说。
2021年,陈红曾受邀参加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坐在观礼台上,她的眼眶湿润了,并在心中告诉奶奶:“我们现在过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生命换来的,你们追求的,今天已经实现了,您的在天之灵应该感到欣慰。”目前,陈红已抵达北京。
历史
赵一曼本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宜宾,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事业,她多次采用化名四处活动奔波。1927年9月,赵一曼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莫斯科,她与陈达邦相爱结婚,怀孕后奉命回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之后,孩子出生,取名宁儿。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
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委,11月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她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
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赵一曼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6月28日,在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
几天后,赵一曼再度被捕,受到了更加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她在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市)被敌人杀害,年仅31岁。
多年以后,陈红在一份资料中看到,当年,在敌人所办的报纸上称赵一曼“红装白马驰骋哈东攻城略地危害治安”。《满洲日日新闻》曾描述赵一曼为“密林中的女王”。
传承:
牺牲前,在前往刑场的车上,赵一曼要来纸笔,为宁儿写下绝笔信。“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陈红现在珍藏的那封信,是父亲陈掖贤亲手抄录的。革命胜利后,李坤泰的亲人几经寻找,党组织终于确认赵一曼的真实身份。1957年,得知抗日英雄赵一曼就是自己的母亲时,那个乳名叫宁儿的孩子已经28岁了。在家人的陪同下,他第一次来到东北烈士纪念馆,看到了那封母亲留给自己的信件。
如今,陈红仍常在不遗余力地向人们讲述赵一曼的精神。她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信仰显得尤其重要。“珍惜现在,不忘过去,希望年轻人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