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1 财经-
A11财经
  • ·堂食“货真价实” 外卖“凑合了事”?
  • ·保险产品下月底“降息”
  • ·证监会简化办理已故投资者小额遗产继承程序
  • ·白杰品股 必要条件
  • ·通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跌破2%

保险产品下月底“降息”

  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机制已触发。
  同日,多家保险公司发布公告,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

触发预定利率下调机制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是指在产品设计时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精算假设值,直接影响保险定价和保单利益。通常情况下,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保险产品价格上涨或收益下降,因此,下调预定利率也被视为保险产品的“降息”。
  《通知》明确,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取0.25%的整倍数。当险企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需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两个月内平稳完成新老产品切换工作。
  此前,保险行业协会于今年1月10日和4月21日发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分别为2.34%和2.13%,此次最新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险预定利率参考的最新三项市场利率分别为: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5%,较一季度下降10个基点;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3%,较一季度下降25个基点;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65%,较一季度下降16.6个基点。同时,根据预定利率研究值的计算公式,国债收益率曲线也会对预定利率研究值产生影响,最终确定了最新的预定利率研究值。
  对比来看,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

多家险企发布调整公告


  与最新利率研究值调整同步,多家险企发布了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公告。例如,中国人寿、平安寿险等公司均表示,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其中,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自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锚定市场利率进行下调,将带来怎样的影响?龙格认为,对消费者而言,储蓄型保险的保证收益将小幅下行,保障型产品保费或有一定上涨;对险企而言,利差损风险将进一步缓解,但短期销售可能承压;从产品格局来看,以分红险为代表的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将进一步增加。
  事实上,在此次预定利率研究值“更新”之前,已有部分保险公司先行落地预定利率为1.5%的分红险产品。例如,同方全球人寿、中意人寿、恒安标准人寿等险企近期均推出了1.5%预定利率的分红型产品。
  从市场反应来看,对预定利率下调的预期较为充分,“炒停售”的现象较此前有所降温。龙格分析认为,一方面监管部门严格落实费用“报行合一”,严控销售误导,削弱炒作现象;另一方面,近年预定利率已多次下调,消费者更趋理性,关注长期保障属性。此外,保险公司也在主推分红险,淡化刚性兑付预期,降低停售焦虑。
  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