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有两家药店,一家叫延年堂,一家叫益寿药房。两家药店的规模差不多,但生意却不一样,买药的人往往喜欢光顾益寿药房。
延年堂的柯老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常常站在店门口皱着眉头转悠。他心想,延年堂的店面比益寿药房大,口岸也好,为什么生意不如益寿药房呢?
柯老板得知城里人民医院的梁医师退休了,梁医师精通内科外科,颇有名气,口碑也好。他便想把梁医师请来坐堂。梁医师答应了,柯老板好不高兴。
梁医师上班前一天,柯老板请广告公司做了一块宣传梁医师的牌子,放在店门前醒目的地方,对梁医师的评价不乏溢美之词。
第二天,梁医师准时上班,看到宣传牌笑道:“柯老板过奖了,一个医师的医德和医技如何,病员自有评论,大可不必花钱做这块宣传牌。”
柯老板恭维地给梁医师沏茶:“梁医师,花这点钱算不了什么。有了你这块金字招牌,店里的经营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柯老板放心,我会尽心尽力的。”
梁医师来坐堂后,不少病人前来问病买药,延年堂的生意有了转机。柯老板暗自高兴,请梁医师来坐堂这一招用对了。
梁医师老少无欺,给前来就诊的人望闻问切。病情重的人,他从不开点药让病人吃着试试,而是建议先到城里医院去通过仪器进一步检查确诊。对一些仅是来量血压不买药的人,他也一视同仁,热情接待。
一个多月下来,店里的营业额比过去有所增加,但不如柯老板所预想的那样。柯老板不禁纳闷起来,背地里问营业员和收银员是什么原因。营业员说,梁医师开药的剂量不大,贵重药品用得不多,也很少向病人推荐保健品。
柯老板心想,梁医师只懂医道,不懂经营之道,便对梁医师说:“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非常注重身体,生了病不惜多花几个钱。你就为他们多开点好药和保健品吧。”
梁医师听出柯老板的弦外之音,说:“我是一个医师,必须恪守医德。”接着,梁医师讲了自己看病和用药的原则,该用的药则用,不该用的药不用。给病人多开药,用不必要的贵重药品、保健品,不仅让病人花冤枉钱、增加经济负担,也无形中浪费了药物资源。
“经营者追求盈利没错,但必须生财有道。你如果觉得我在这里坐堂不合心意,可另请高明。”梁医师告诉柯老板,“你要想把这药店经营好,必须治好心病,我给你开味‘药’。”梁医师说着,在处方笺上端正地写下了“诚实”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