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小小说-
A14小小说
  • ·龙纹枪
  • ·养鸟记
  • ·生活服务广告
  • ·谁丢了一块钱
  • ·坐堂医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龙纹枪

  

□罗龙邦

  上世纪30年代的一天。
  多年没用过,原本锋利的枪头沁出点点锈迹。赵恒拿住枪身,手臂一震,尘土抖落。
  刘二凑上前,看了看枪,又环视了一遍空荡的屋子,不露声色地说:“这枪,我给五块大洋吧!”赵恒没理他,寻来一块布,湿了水,把枪擦了一遍。
  “不用打理了,就这样吧,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刘二说着,从褡裢里拿出大洋,递到赵恒跟前,“五块,您收着。”赵恒依旧不看他一眼,拿着枪走到庭院中。
  暮色萧然,黄叶遍地,看得出,这里曾是演武场。赵恒走到中央,扎了个架势。武人恋旧,兵器离手前,得耍一番,做告别。
  赵恒攥紧枪身,将那家传枪法使将开来。刚开始时,一招一式平稳缓慢,似乎平淡无奇。等练了十余招,赵恒大喝一声,将那杆枪舞得越来越快,渐渐舞出无数个影子,像罩子般将自己团团包裹住。头顶上,一片叶子落下,竟不能近身,硬是被逼着斜斜地落到“罩子”外。
  半晌,赵恒停下来,将枪横着,擎起来,对着夕阳,良久不语。
  刘二回过神来,赞道:“大哥,您这身武艺,要是早个几十年,那可吃香得紧呐!只可惜,现在都是热兵器,不兴这个了!不瞒您说,我以前也是练家子哩,后来眼见这刀剑功夫不值钱了,就改行了。”
  “不是还值五块大洋吗?”“这,这……”刘二尴尬地笑笑,“几顿饭钱还是值得的。”
  这杆枪是赵恒父亲留下的。刘二想买,是有原因的。
  当年,赵父凭这杆枪救下一家正被盗匪抢劫的大户,没留名就扬长而去。大户报恩心切,却又无门,只记得恩人用的是长枪,枪头长二尺许,似乎可以取下为剑,上刻有龙纹。大户扬言,要寻找执此兵刃者。后来世道一乱,报恩的事只好搁置。
  又是许多年过去了,大户年事已高,报恩这事成了一块心病。他放出话来:能帮忙寻得恩人的,黄金五百两为酬。后来一想,兵荒马乱这么多年,恩人是武人,且又年迈,健在与否实难确保。又放话不再寻人——能得此枪者,赠黄金百两。
  赵恒在家开武馆,只练功夫,不问世事,所以并不知道此事。刘二是当铺掌柜,消息灵通,他知道。
  那天,赵恒来刘二的当铺当东西,没几日又来当家具。过了半月,竟将家里的桌椅板凳全都当了。最后一次,赵恒空手而来,刘二问他要当什么,他踌躇半晌,从包袱中取出一个枪头来,长二尺许,似可手持为剑。刘二一惊,连忙拿来细看,却见上面并无龙纹,便问是否还有其他这样的枪头。
  那龙纹枪是父亲的遗物,赵恒本不欲当,但为了生计,便咬牙说:“当。”刘二装作镇定道:“恰巧我也闲着,跟你去看看吧。”最后刘二确认是二尺龙纹枪。
  刘二走到满面凄然的赵恒面前,把五块大洋放到他手中,拿了枪,转身离去,丢下一句话:“现今武功不值钱了,早早谋个其他生路吧,您保重!”
  刘二最终没能得到那百两黄金。去大户家走水路,起了大浪,刘二的船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