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支援海南抗疫刚回家 见女儿一面又上一线
  • ·完成采样后的每一声“谢谢”,都让人充满力量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核酸采样员的一天

完成采样后的每一声“谢谢”,都让人充满力量

彭伟 封面视频截图

  9月1日,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9月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非本小区居民不得进入。
  被按下“暂停键”后,这座常住人员超2000万的城市,涌动着守护的力量。他们是社区工作者、是民警、是快递员、是保供商家,是无数水、电、燃气、通讯、交通等公共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也是医生、是护士、是一线的核酸采样员和核酸检测员。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80后”彭伟和科室的同事一样,多次参加医护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培训后,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核酸采样员。
  9月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跟访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核酸采样员一天,记录下了他们的战疫故事。
  

核酸采样
6个小时里他们要采集
将近4000人的核酸样本

  彭伟毕业于成都医学院,14年前来到郫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9月3日清晨6点,窗外还是一片灰色,他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吃过早餐跟还在熟睡中的两个儿子吻别后,他来到医院,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坐诊、巡诊。
  当天中午12点,记者来到郫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只见大厅里一片忙碌:十几名医护人员来回向门口的公交车上运送医用物资。就在半个小时前,彭伟和一些还在调休的医护人员突然收到医院的紧急通知:下午1点集合,前往各个社区点位,进行核酸采集工作。
  近来,成都市气温骤降,记者看到,前来该院看病的患者有的已经穿上了外套和长裤。中午1点,医护人员集合完毕后,记者跟着彭伟坐上同一辆公交车前往社区进行核酸采集。只见车上有几个黄色的袋子,里面装着防护服、医用手套、口罩、鞋套、面罩等医疗物资。“还是老规矩,按照1:1.5拿医疗物资,6个医护人员配备9套医疗物资,多出来的3套用来应急。”说话的是彭伟的同事张智光,他负责每个社区点位的医务人员分配。
  下午1点半,公交车停在了石牛社区点位,7名医护人员提着医疗物资下了车。此时,临时搭建的核酸检测点前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消毒、取棉签、采样、掰断棉签,7条通道上的医务工作者们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不断重复抬手采样的动作。下午6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要采集将近4000人的核酸样本,算下来每小时700人左右,每分钟11个人左右。
  彭伟告诉记者,如果人员配备充足,核酸采集工作每3个小时会换一次岗,一旦穿上防护服,不到万不得已,大家都形成了一种默契:不会在采样结束前上厕所。
  “之前天气热的时候,排队排得毛焦火辣,采样时如果捅得太深,有人会嫌我们手重,捅得太浅了,又嫌我们不够认真,我们也挺憋屈的。其实大家都是经过多次专业培训的,我们必须要降低核酸检测的假阴性、假阳性。”彭伟说,比起少数时候的不愉快,他们更愿意记住一些暖心的瞬间:下雨时留下一把伞的年轻人,给他们送水解渴的志愿者,采样后说谢谢和辛苦了的小朋友……
  

工作之外
因为这份工作的特殊性,
他们有时无法照顾孩子

  工作结束后,彭伟接到了一通电话,稚嫩的声音从电话另一端传来,是10岁儿子在催着他赶快回家。
  前一天晚上核酸采集工作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点,回家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进入梦乡。彭伟的妻子李维维也是医务工作者,在郫都区人民医院的儿童保健门诊工作。相比彭伟,李维维的工作大部分都在门诊坐诊,参与核酸采集的时间并不多。
  彭伟和李维维的两个儿子,大的10岁,小的刚满5岁。下班后,记者跟随彭伟回到了家里。一开门,两个孩子就贴到了他的身上。“你们班主任给我打电话说你没交作业,昨天我和你妈妈都在工作,来不及给你打印,今天打印了把作业补上。”听完彭伟的话,他的大儿子边点头边说:“早上作业已经补起了,下午我还给弟弟冲了奶粉,陪他玩了一会,新布置的作业我也完成了。”
  彭伟告诉记者,最欣慰的是大儿子很懂事,基本都是大儿子在管老二。像这种来不及给儿子打印作业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其实我们医院很多同事的情况都一样,因为这份工作的特殊性,顾及不了孩子,作业不能及时交也是因为我们在忙,老师也能理解我们。”
  晚饭前,彭伟的大儿子小声在记者耳旁说:“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医务工作者,他们很辛苦,我可以带好弟弟,冲奶粉我也会了,他们不用担心。”
  像彭伟这样的家庭情况,其实在业内是很常见的。
  进入9月的第3天,成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无论是彭伟还是其他的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除了要守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在不同的采样点间奔波。
  “多一分理解吧,作为核酸采样人,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就是每次抬手完成一次采样动作后,听到的那声谢谢,真是让人充满力量,一起静待烟火成都回归。”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