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产科副主任医师王露颖给当地医护人员做培训。
2021年3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成妇儿)与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跨区域妇幼专科医联体“对口帮扶”单位。9月,成妇儿派出儿科PICU副主任医师张宁、产科副主任医师王露颖、妇科副主任医师胡茜、副主任护师伯秋芳等专家来到西昌进行为期一年的“传帮带”帮扶。她们将成妇儿的先进理念与临床经验带到这里,开展规范化培训及专业技术培训,通过“管理+技术”输出,带动西昌市妇保院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让西昌市妇女儿童也可享有成都市妇儿中心医院同质化医疗、保健服务。
2021年9月,张宁到达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后发现,该院转诊率高并不是因为没有设备,而是受制于人才瓶颈等问题,因为医务人员偏少,学习和操作机会不多。
如何真正把医疗技术和先进理念带到这里?张宁从培训、教学查房、操作示范入手,在同事们的积极配合下,帮助科室建立起新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展了食物过敏源、吸入过敏源监测等新技术和新生儿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等技能培训。
10个月后,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从管理到临床工作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目前儿科医生已从最初的几位增加到目前的10多位,团队的理论、临床、操作技能提升明显,医生们临床诊治与急救能力全面提升。目前,该院儿科已通过凉山州重点专科评审,正积极迎接复审相关工作。
派驻西昌前,王露颖正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进修,掌握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诊疗技能。
2021年10月5日,王露颖在为一例孕37周的孕妇查体时发现,该孕妇的“宫缩”有问题:肚子左边较软,右边较硬,一按右腹就疼痛不已,稍不注意就会忽略……
经过仔细检查,王露颖初步怀疑该孕妇的“宫缩”是由阑尾发炎引起的,如不及时处置,阑尾穿孔将会引发腹膜炎。她立即提出外院会诊,并紧急联系西昌市人民医院外科专家来院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会诊,最终确认诊断结果。她和会诊专家开展手术,在对孕妇进行剖宫产的同时切除已出现坏疽的阑尾。
王露颖不仅帮助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实现了医疗规范和医疗资源的整合,还首次开展了该院MDT诊疗技术,新的工作方式让患者真正受益。
成妇儿与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建立的跨区域妇幼专科医联体,目标是通过技术输送、管理输送,让西昌的妇女儿童得到与成都同质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胡茜在其中充当了“桥梁”作用。
单孔腹腔镜在成妇儿的使用,让女性患者享受到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同时不影响美观的先进技术。胡茜派驻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履职该院妇科主任后,决定亲自带头把宫腔镜、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等技术从成妇儿“引”进来,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将成妇儿的日间手术模式推广到西昌。日间手术的开展,让患者的费用和住院时间都大幅减少,极大地方便和惠及了当地妇科患者。
短短的几个月,胡茜带领她的团队,以“更自然、更安全、更微创、更美丽”的理念,开创了西昌市妇幼保健院日间手术微创技术新里程。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区域内乃至附近市县选择到该院进行日间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
伯秋芳,成妇儿产房副主任护师,责任组长兼教学组长。有着20多年助产工作经验的她被派驻西昌市妇幼保健院担任产房助产士长。她通过规范流程、手把手教学,将自己20多年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为提升自然分娩率,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她将成妇儿先进的产前评估、无痛分娩、适度会阴保护、侧卧位分娩的技术和理念带到了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并根据西昌市妇幼保健院产房的实际情况,梳理并完善产房流程规范。通过“技术+管理”输出,大大提高了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让曾经发生滞产、会阴撕裂等情况急剧减少。
一年时间,西昌市妇幼保健院临床保健工作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2021年全年门急诊诊疗量较往年同期增长120%、产科住院人次增长68%、妇科住院人次增长224%、妇科手术增长43.8%、宫腔镜手术从2020年31台增长到2021年216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增强了基层服务能力,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
派驻西昌的四位专家表示,近一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让她们能够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去深度思考、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的工作是要充分发挥技术辐射与带动作用,提高西昌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从而造福一方百姓。”伯秋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