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要闻-
A6要闻
  • ·此次“全国十大”评选竞争激烈前所未见
  •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四川考古进入全新时代
  • ·旧石器考古就像“盲人摸象”摸得越全认知越多
  • ·重走古蜀文明发展路 纪录片《古蜀瑰宝》第二集播出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

旧石器考古就像“盲人摸象”摸得越全认知越多

高星

  看上去略显荒芜的稻城皮洛遗址,为何能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高星。
  在高星看来,皮洛遗址能获得评委的一致认可并入选,取决于其毋庸置疑的独特学术重要性和社会意义。无论是遗址巨大的分布面积,令人叹为观止的完整地层序列,还是出土遗物的丰富、独特和组合特征,都令业内的学者惊叹和欣喜。他说,皮洛遗址揭露出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过程的重要历史篇章,首次建立了四川和中国西南地区连贯、具有标志性的旧石器时代特定时段的文化序列,填补了该地区乃至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空白,对于远古人群迁徙、融合及文化传播、交流路线,以及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等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关键信息。
  “旧石器时代占了人类历史上99%的历史进程,是人类最为基干的部分。”高星说,这一时期的遗物遗迹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孕育了后期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元素,因此其重要性不可忽视,皮洛遗址的发现正印证着它的重要性。
  对于皮洛遗址接下来的发掘和研究,高星希望能更加深化和细化,包括遗址年代的进一步测定、目前缺失材料的新发现,以及目前已提取样本的深入研究。
  “皮洛遗址目前发掘和调查的面积仍然有限,下一步可以继续扩大调查和发掘。”高星说,旧石器时代遗址与历史时期时代遗址不同,由于当时的人类处在狩猎、采集,不断迁徙移动的状态,因此很难存在集中的遗物遗迹和相关记录,其文化遗存常散布在一些区域,遗址范围或许更大。“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和发掘就像‘盲人摸象’,摸得越全,得到认知越多。”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