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四川-
A5四川
  • ·昔日贫困村变身田园网红打卡地
  • ·苗画绘乡村 石头和陶罐都“活了”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泸州市古蔺县茅溪镇柏腊村:

苗画绘乡村 石头和陶罐都“活了”

苗族画家古超静创作的画作。

猫咪石头画。

  蔡琳姚茂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华刚摄影报道
  “可爱的猫咪瞪大眼睛,目不转睛默默注视着你;捕食归来的翠鸟,一动不动驻立在巢边……”
  在泸州市古蔺县茅溪镇柏腊村,一群“长“在石头上的小动物栩栩如生,它们都是苗族画家古超静的杰作——石头画。这些原本在大城市、展览馆才能欣赏到的艺术创作,如今“飞”进了大山深处,扮美了山野乡村。
  左手托起颜料,右手拿起画笔,时而轻轻描绘,时而大笔勾勒。在小凳上,古超静一坐就是半天时间。在他笔下,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猫出现在石头上,他用艺术之笔让石头“活”了起来。

“量身定做”石头画 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家乡多奇山异石,这为古超静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古超静说,石头画之所以更特别、更好看,是因为整个画是根据石头本身的造型“量身定做”,使得每一幅石头画都是独一无二的。石头画在精雕细琢成型后,经过反复抛光,干燥、上油等风干处理,画面可以保存5-10年。
  据了解,柏腊村有原始生态杨梅林1万亩。近年来,陆续种植的5000多亩优质杨梅全面挂果投产,依托茅溪镇每年举办的生态杨梅节,通过“产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从小在柏腊村长大的古超静,虽然在外工作,但时刻都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每年7月生态杨梅节举办期间他都会回到家乡。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柏腊村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古超静从小就爱好绘画,从上小学起,他就一直制作黑板报。虽然长大后学习的是设计专业,但并不影响他对绘画深入骨髓的热爱。即便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不少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以为他是“科班”出身。

他眼里的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文化繁荣

  在古超静眼里,乡村振兴不仅产业要兴旺,文化也要繁荣。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来了不仅有杨梅吃,也要有得玩、有得看。为此,他发挥自己在绘画上的特长,家乡的石头、木板、墙壁、陶罐都成了他的创作底板。家乡的小动物、一花一草、民族风情特色都是他的创作对象。一幅幅生动的石头画、木板画、壁画让柏腊村变得绚丽多彩,为家乡的旅游业带来新的活力。
  在古超静手中,一般的画都能在1天内完成创作,但有一幅画除外,那就是他耗时4天为家乡精心手绘的乡村振兴壁画。这幅壁画长约8米,高约2米,是古超静的得意创作之一。
  这幅壁画就画在他家堂屋的墙壁上,整幅壁画清新淡雅,层次分明,在绿水青山、繁花簇锦之间,有序地分布着民族特色浓厚的小农场、民宿、音乐放映大厅、大型吃游广场等建筑,各个部分相得益彰,极为巧妙,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古超静手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据了解,古超静在家乡创作的作品已有20余个,除了花草动物之外,作品都带有独具特色的苗族图案,让人看后印象深刻。在这些特别的苗族图案里,有着古超静的创作初衷:“我想用手中的画笔把我们苗画更好地呈现出来,为家乡的旅游业注入更多的民族风情特色,为乡村振兴献上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