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四川-
A5四川
  • ·昔日贫困村变身田园网红打卡地
  • ·苗画绘乡村 石头和陶罐都“活了”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成都崇州大雨村蜕变之旅:

昔日贫困村变身田园网红打卡地

成都崇州大雨村:昔日贫困村变身田园网红打卡地。

依山傍水的自然禀赋让大雨村具备了林盘开发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罗田怡实习生罗茂涵
  从崇州市竹艺村出发,驱车不到5分钟,就能抵达鲜道·幸福里。时值周末,人来人往,烟雨濛濛的湖边伫立着白色帐篷,沸腾的蒸汽从锅中缓缓升起,连空气中也弥漫着火锅的麻辣鲜香。
  时间往前推,这处山清水秀的田园场景还是一片荒芜。2015年,当地大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万余元。直到2018年,这里才摘掉成都相对贫困村的“帽子”。从贫困乡村到田园网红打卡地,其转型背后有哪些逻辑?7月27日,记者来到了成都崇州市白头镇大雨村,探寻村民致富的密码。

吹着夜风吃火锅 乡村华丽变身田园旅游新场景

  上午11点过,鲜道幸福里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发敏就接到老朋友的电话:“老高,湖边的位置晚上还有吗?记得帮我留一桌。”
  去年5月,鲜道·幸福里正式开业,一张图片刷遍了朋友圈:夜幕之下,灯光渐起,坐在湖边赏璀璨夜景,吃香辣火锅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游玩最潮流的方式。
  同时,一组数据也显示出这里的火爆人气。高发敏告诉记者,从去年5月正式开业至今,一期营业总收入就达到了6000多万元。
  大雨村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最美乡村公路重庆路边,距离竹艺村和无根山健身步道等热门打卡点不到三公里,坐拥川西特色林盘,依山傍水的自然禀赋让大雨村具备了林盘开发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
  2017年,大雨村成立蜀禹农乡旅游专业合作社,筹集了106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准备发展以“稻虾体验馆”为核心的休闲、垂钓产业。在“稻虾体验馆”完成后,村民又有了大胆的想法,将农家乐升级为田园综合体。
  专业的事情自然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在外打拼30年的高发敏接到邀请回乡入股创业,投入千万元共建鲜道·幸福里,植入美食餐饮、主题民宿、体验农业、文创演艺等特色消费场景,打造出一个集川西林盘特色与沉浸式田园餐饮于一体的成都西部“乡村音乐会客厅”。
  自去年5月投用至今,鲜道·幸福里带动村民2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2020年,按照分红分配机制,通过现金和资源入股的111户股东分红近30万元,农户每入股1万元可分红2600元。

田园幸福美学 增加群众收入为百姓幸福感加码

  现在的鲜道·幸福里,不仅仅提供市民游客休闲、吃饭的简单功能,而是成为一个集音乐、餐饮、民宿、研学于一体的川西乡村消费新场景。
  在会议中心开会,竹林下品茶,在湖边享用火锅美食,在手工体验馆体验竹编,夜幕降临,还可以宿居民宿……鲜道·幸福里一期项目的火热,也大大提高了当地村民的信心,周边林盘的村民们都有意将房子腾出来搞开发,加入进来。
  在鲜道·幸福里,很多员工都是当地村民。村民们用土地换得了股份,并在鲜道·幸福里工作,每月每人至少有2000多元的收入,不少村民感叹:“家乡变美了,环境变好了,每个月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
  “鲜道·幸福里”项目致力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分红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福利。大雨村党总支书记冯进表示,合作社与经营主体采取“33211”新型分红机制,其中3成是属于集体户权益,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再带领大家来做产业;另外3成是资金库,让钱成为资金链;2成作为公积金壮大合作社,1成为管理经费。
  另外,还有1成资金用于幸福资金。村里谁家有因病返贫的、年老无依的、读书困难的,都从幸福股里出钱。村里为所有的低保户、残疾人和困难群众都买了“幸福保”,相当于为大家买了大病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