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四川-
A9四川
  • ·宣汉籍老红军带着它南征北战16年
  • ·7月1日起,邛海湿地公园实行“扫码赠票入园”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一颗子弹“嵌”在腰间

宣汉籍老红军带着它南征北战16年

王定烈手书《难忘的子弹》(左)。嵌在将军腰间长达16年的子弹头。

王定烈将军生前资料图。

  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里,珍藏着一枚特殊的子弹头。1937年3月14日,王定烈随红军西路军在祁连山与马步芳骑兵作战,激战中,一颗7.9毫米的步枪子弹从王定烈的左后腰穿进去,打穿左肾,之后向上,卡在脊骨上,他当即昏了过去。这颗子弹一直在王定烈的腰里停留了16年才被取出。
  在这枚子弹的旁边,有王定烈将军手书的一份说明——《难忘的子弹》:“1937年3月14日,在祁连山上中弹于腰间,直到1953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来以后,才在当时的广州军区总医院取出。在我腰间一直呆了16年。”
  王定烈将这枚子弹头在家中保存了54年,于2007年捐赠给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这颗子弹头既是西路军奋勇杀敌的历史见证,更是王定烈将军革命情操的象征。2011年7月5日,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该子弹头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年仅15岁的王定烈
成为一名“红小鬼”

  1918年11月,王定烈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1932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粉碎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后,越过大巴山进入王定烈的家乡,打土豪、分田地……
  翌年11月初,红军要“扩红”的消息传遍了当地方圆数十里,王定烈毅然加入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从此,年仅15岁的王定烈成为一名“红小鬼”。
  王定烈参军后的第三天,便经历了一场生死战斗。那一天,他与几位战士一起,跟随指导员去附近的集市宣传党的政策。正当1000多名村民全神贯注倾听红军战士的演讲时,一阵激烈的枪炮声突然响起,敌军向红军战士发起了突袭。
  面对敌人的进攻,第一次亲临战场的王定烈摘下脖子上挂的两颗手榴弹,向敌人扔了过去。后来,在指导员的带领下,王定烈等人退到了安全地带……在与敌人一次次的激战中,王定烈迅速成长为一名无畏的红军战士。

子弹“嵌”腰间16年
陪他经历了无数次战斗

  1936年10月,刚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的红四方面军总部及所属第三十军、九军、五军、骑兵师、教导团等两万余名将士,奉命在甘肃靖远地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由于战略局势变化,宁夏战役计划中止,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向河西走廊进军。王定烈作为一名西路军战士,随部队向甘肃方向前进。
  由于敌众我寡,西路军当时的处境非常艰难。1937年3月14日上午,敌人占领了西路军右翼的高地,西路军将士同一批批冲上来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突然,一颗子弹飞来,王定烈感觉到腰间一阵剧痛,昏了过去。醒来后,他忍着剧痛一步步朝山下爬去。
  之后,敌人发现了他和西路军伤员藏身的小屋,围在屋外的敌人在窗口扫射完又进门补刀,王定烈条件反射地双手抱头。靠军帽上的护耳铁片,王定烈保住了头部,却因失血过多昏了过去。这也帮助他逃脱了灭顶之灾——满屋子伤员,最后只有王定烈活了下来。
  身负5处枪伤、刀伤的王定烈,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在荒山上寻找红军队伍,经历磨难后终于归队。1937年10月,腰上留着一枚子弹头的王定烈和战友们奔赴抗日战场。1945年1月,他奉命南下河南,经历了数月的激烈战斗,创建了豫中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他率团突破平汉路,长驱700里,进入鄂西北深山同敌人搏斗。随后,又南下湘鄂西,北渡长江……那颗子弹陪着王定烈经历了无数次战斗,无数次同死神擦肩而过。直到1953年,身体里的子弹才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取了出来。
  王定烈曾写过一本回忆录《地狱归来》,他生前曾解释:“我参军以后遇到过7次生命危险,都是大难不死,所以给书起了这个名字。”
  “要谢谢那颗子弹,首先是救了我一命,其次是陪了我十几年,让我不那么寂寞。”王定烈生前曾说:“我从不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坚定地跟着红军走、跟着党走,即使牺牲也值得!”

将军情系革命老区
2007年将子弹捐赠纪念馆

  记者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看到,这枚子弹头系步枪子弹头,呈圆锥形(体),长3.1厘米,直径0.4厘米,外表锈迹斑斑。
  “2007年7月25日,王定烈将军情系革命老区,他亲自写上说明并将这枚子弹头捐赠给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此时,这枚子弹头已经在王定烈将军家里保存了54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文保展陈科科长宗会娟介绍。
  “根据王定烈将军生前讲述,这枚子弹头最初横在将军腰间,使腰杆难以直起。将军忍痛挺直腰杆,后来竟带动子弹头在其腰间竖起来,致使将军此后无法弯腰。”宗会娟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 李兴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