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 要闻-
A1要闻
  • ·从科技到非遗 新消费擦亮川蜀新名片
  • ·旅行咨询量激增 川西、三亚成热门地
  • ·教辅类APP必须要有底线、有红线
  • ·120家企业参与2025年药品目录谈判协商
  • ·隆昌市长拆字解读“兴隆昌盛”
  • ·一方桌一舞台去江油看一“抬”好戏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作业帮现“最恶毒的题”

教辅类APP必须要有底线、有红线

  

□蒋璟璟
  近日,有网友反映,作业帮APP上出现调侃学生跳楼自杀的题目。对此,作业帮工作人员回应称,该题目此前确实存在,目前已做下架处理。(中新社)
  “计算学生跳楼下落速度”,题面很地狱,题意更地狱,被网友斥之为“最恶毒的题”,当真无比贴切。其实,这明明是一道很常规的物理计算题,却偏要无事生非地营造出一派暗黑图景,分明是一种刻意的“投毒”。
  作业帮APP出现“最恶毒的题”,当然是把关不严、审核不力。但若是仅有这一层次的判断,并不足以触及此次事件的本质。现在需要深究的,是这一“功能系统”背后的出题者以及出题模式。相较于传统纸质习题集,教辅类APP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近乎无限的“题库”。其题库来源复杂,既有对经典老题的集纳,也有AI根据给定条件“生成的”,还有一部分则是众包购买而得——后两种来路的题目,良莠不齐、风险极大。
  市面上,不少教辅类APP更像是一个轻资产运作、生态半开放、供需撮合的平台系统。简而言之,其并不是全由公司自有的师资团队来主导课程的推进、课业的设计、作业的批改,其中很大部分工作,都转包给外部力量。比如说,有的教辅类APP会以兼职形式,吸引用户来为学员批改作业、答题解疑,计件取酬。至于兼职者干得如何,尽管平台也有“抽查”,但整体而言是失管的。
  由此有理由怀疑,作业帮APP半开放的生态,使得其命题系统被轻易击穿,题库被阴毒的恶意污染。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出题人不够,所以才放宽了出题者的范围,既然如此,自然也不会有足够的人力来对题库进行二次复核。所谓“最恶毒的题”,只是风险的冰山一角。更大的风险或许在于,很多教辅类APP基于成本控制,采取的“灵活用工”与“内容众创”,正在击溃其自身的专业可靠性。莫名其妙地出题,稀里糊涂地批改,浑浑噩噩地答题,学生们刷了很多题,却未必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