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特别报道-
A7特别报道
  • ·走遍祖国山河 用脚步丈量出经典工程
  • ·与乘客打交道 她以“三心”服务著称
  • ·让高效清洁发电装备“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全国劳动模范、中铁二局测量中心专家郭平:

走遍祖国山河 用脚步丈量出经典工程

郭平
  中铁二局测量中心一级专家,先后参与京津、京沪、武广、西成、成兰等300余项重点工程控制测量工作,里程超过10000公里。他负责的所有工程测量项目,从未出现一例测量事故,2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等多项大奖。

  “获奖从来都不是工作和努力的终点,我们把每一次获奖当作新的起点,继续测量领域的攻坚克难和测量技术的创新引领。”4月29日,在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后,中铁二局测量中心一级专家郭平对记者说。
  1974年,郭平出生在重庆铜梁的一个小乡村,家中多位长辈和邻居都是中铁二局的老工人,从小耳濡目染,让他对铁路产生了特殊的感情。1993年,他从成都铁路工程学校毕业时,中铁二局精测队到学校选人,郭平幸运地被选中,自此成为“中铁人”。

翻山越岭、爬坡攀岩
测量全靠双脚一步一步丈量


  郭平参加工作之初,国内交通条件远不如现在,测量设备也十分简陋,精测队只有一台测距仪。一条线路下来,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要靠测量人员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接桩选点走一遍、测量走一遍、放重要控制桩再走一遍,还有重测返工等不确定因素,常常需要多走好几遍……有时一个点位就要测量10多个小时。
  即便是现在,虽然洞外测量主要依靠卫星定位测量,但是为了选择一个观测条件较好的点位,测量人员仍然常常需要爬到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翻山越岭、爬坡攀岩是“测量人”的基本技能,风吹霜打、日晒雨淋则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在北方作业,他们常常要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户外呆上一整天,啃着冻成冰块的牛奶,累了就靠着隧道边墙打个盹;在南方作业,不仅要穿越荆棘密布的险途,还要随时提防马蜂、毒蛇的袭击。
  多年来,郭平走遍祖国山河,一年当中有200多天在出差,最长的一次连续出差99天。“我们要在野外工作,是比较辛苦。”他说,但是每次看到自己参与的交通工程顺利完工,都很有成就感。

不断提升个人技能
成中铁二局首位注册测绘师


  32年艰辛付出,终抵繁花似锦的彼岸。郭平先后主持和参与了300余项重点工程的控制测量工作,里程超过10000公里。他负责的所有工程测量项目,从未出现一例测量事故,2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等多项大奖。
  在参与一个个工程项目的同时,郭平不忘提升个人技能。2011年,国家新开设注册测绘师考试,他高分通过,成为中铁二局第一位注册测绘师。他还先后获聘中国铁道学会标准化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教育与科普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MRICS)。
  2017年,以郭平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郭平以工作室为阵地,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截至目前,300多名高级测量技能人才在他身边成长起来,其中3人晋升工匠技师、30余人成长为特级技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中铁二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