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文庙8年 积极支持抗战 154名学生投笔从戎
  • ·“五一号”蒸汽机车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 ·美敦力创新中心(成都)正式揭幕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服役41年,见证三线建设光荣岁月

“五一号”蒸汽机车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存放于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五一号”蒸汽机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肖洋 席秦岭

  上世纪70年代,全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三线建设。1970年7月,作为三线建设重中之重的攀枝花,迎来了成昆铁路通车、攀钢出产第一炉铁水等重大事件。
  当时,攀枝花出铁任务重,急需运输用的火车头。1971年,一辆由唐山机车车辆工厂生产的上游型320号蒸汽机车,经过20多天开行后抵达攀枝花,投入到攀钢的生产建设中。这台蒸汽机车一直服役了41年,其间还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号”称号。
  2012年,这台见证了三线建设光荣岁月的机车正式“退休”,被存放至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生产急需辗转20多天才抵达

  走进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广场右侧,一辆黑色外观的蒸汽机车头停靠在铁轨上,十分醒目。
  这辆上游型蒸汽机车,编号为SY0320,1971年2月出厂,退役前的使用单位是攀钢运输部。
  上游型蒸汽机车,寓意“力争上游”,是专门用于工矿企业以及调车、小运转作业所设计的机车型号。
  今年76岁的薛启奎,是原攀钢运输部主任。当年,这辆蒸汽机车就是由他负责,从唐山运回攀枝花的。
  薛启奎回忆说,当时,攀钢第一炉铁水出炉,大家都欢欣鼓舞,期盼着能更快地搞好生产,因此,对运输用机车的期盼非常迫切。他们从唐山启程,将这辆车押运回攀枝花。那时铁路速度还很慢,从唐山到攀枝花,沿路走走停停,同时也要边开边检查,看轴是不是发热,零部件是不是正常。最终,前后花了20多天,机车才安全抵达攀枝花。
  蒸汽机车抵达后,攀钢视若珍宝,挑选了厂里最优秀的乘务员组成了青年包车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运输任务。如今,在这辆车上,还能清晰地看到“320青年包车组”两行大字。

服役41年见证三线建设历史

  1976年,这辆蒸汽机车的“320青年包车组”作为安全生产先进代表,参加了全国安全工作会议。1995年,这辆机车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五一号”蒸汽机车,成为冶金运输战线上的一面鲜艳旗帜。
  时光荏苒。在攀钢服役了41年后,这辆蒸汽机车到了退役年龄,2012年6月26日,机车停止使用并封存。2015年3月,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开馆,机车被存放至博物馆保存,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0年9月,经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专家评估定级,认定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4件馆藏藏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就包括这辆蒸汽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