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在清代同治刻本《重修成都县志》的“艺文志”的《书简启引》里,收集了一封书圣王羲之写给成都朋友周抚的信,内容很有趣。
周抚,于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任益州刺史。周抚镇蜀30余年,威名远播,蜀地安定。
周抚托人送了一批邛竹杖给好友王羲之,羲之又分送给其他长者尊者,他们都觉得非常好用,于是作此尺牍(信函)。
不要小看这邛竹杖,邛竹产于西南地区,状如人削,根部自然弯,曲如鸠首,节很高,且实心,宜作拐杖。张骞使西域,在大夏国,就发现有蜀布、邛竹杖在交易,他就知道,一定有一条鲜为人知的秘密通道,可以回到中原,不然四川土特产怎么可能在中亚地区出现?由于有了这条线索,张骞终于得以回到故乡。
王羲之的信是用文言文写的,大意如下:“足下今年刚好七十了吧?我也快六十岁了,能活这个年纪也不容易。我很想到四川来旅游,您要保重身体,等着我。您送的邛竹杖收悉,我分送给老者尊长,并告诉是您从遥远的四川送来的。
“我听朋友说,成都的城池、房屋都是秦朝时司马错所修建的,多古老呀,真的吗?三国时的名臣谯周有个孙子,怎么隐居在成都?他真不想出来当官?我很想知道实情,望您来信告之。
“您的来信中,将蜀中山水描写得绘声绘色,比扬雄的《蜀都赋》、左思的《三都赋》都详尽,勾起我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到四川旅游的欲望,我多想与您一道登汶岭、峨眉,如果能实现,当为一件不朽的盛事啊!
“我听说成都有一座汉代的学堂——文翁石室,是汉代哪个皇帝时修建的?听说石室墙面上画有三皇五帝之像,您那里能不能找到一位画家,把它们临摹下来?
“我还有兴趣打听一下:严君平、司马相如、扬子云他们的后代还在成都居住吗?另外,自贡的盐井、火井都还在吗?您亲眼见过吗?这些情况请您回信时仔细告诉我,以增加我的见闻。”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书圣向往成都的心愿之切,溢于言表。但很遗憾,由于诸多原因,王羲之一生都未到过成都。不管怎么说,有了王羲之这封“远方的来信”,成都的人文历史又增添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