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探索行业协会商会“强规范、优服务”之路
企业税务培训,赋能企业发展。
搭建企业上下游合作交流平台,促成有效合作。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社会工作部获悉,青白江区将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与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抓实规范化管理、聚焦服务效能提升,成功探索出一条以“红色引擎驱动、规范管理提质、创新服务赋能”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全区加快建设“世界级陆港枢纽、现代化新兴城区”注入了强劲的行业协会商会力量。
针对商协会党员分布零散的特点,青白江区着力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今年6月,由盛华企业商会、美容美发协会等5家商协会联合组建的青白江区工商联直属商会第一联合党支部正式成立,有效将分散的党员力量凝聚起来,为商协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指引。全区持续推进“党建入章”工作,确保商协会将党的建设要求深度融入内部治理结构。通过压实行业党委“管行业必须管党建”责任,实施“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并创新构建“行业综合党委+园区党委+商协会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四级联动、组团运行的党建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已在商协会领域成立党组织31个,实现应建尽建。针对部分管理层党员组织关系接转难题,青白江区还探索建立了“理事会临时性党组织+秘书处建制型党组织”模式,有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双线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为破解部分商协会存在的“散、弱、小”问题,青白江区建立并实施“走访评估-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全周期监管机制。通过深入执行“三个一批”(重点培育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稳妥优化一批)工作计划,配套出台《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审核细则》等5项政策性文件,形成涵盖组织建设、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内部制度等多个方面的规范化标准体系。聚焦区内主导产业发展,实施“商链共融”策略,对商协会进行精准培育和规范提升,其中重点培育成长型商协会22家,规范提升基础型商协会61家,稳妥优化低效型商协会22家。同时,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创新运用“数据驱动监管”模式,整合舆情监测、涉访涉诉、12345热线等多源信息,构建起“动态信息联通、调查整治联合、风险处置联动”的闭环监管机制,切实筑牢了商协会发展的安全底线。
“这次的活动真是太及时了,5家银行给予的金融套餐非常贴合需求。”这是在近期青白江区举办的“金融赋能·共赢未来”银企对接会上,70余位与会企业代表的共同心声。一直以来,青白江区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有效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围绕“立园满园”目标,开设“陆港社创”成长营,打造“蓉会共享家”共享平台,目前已链接商协会70余家;推动蓉欧产业商会等主体成功举办“链主企业+协会(联盟)+园区”对接会、“跨境电商+”系列主题活动等上下游合作交流活动20余场次,累计促成包括重汽成商、巨石等项目合作,金额超过21亿元。在服务企业方面,青白江区充分利用“政企咖啡时”“蓉欧驿·商峰荟”等特色平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已收集并协调解决企业在融资、员工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问题249个。此外,青白江区商协会还积极锚定“世界级陆港枢纽”建设目标,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过支持铁路港生资商会等采用“铁海多式联运”等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平台与资源优势,助力会员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为“川货出川”“跨境出海”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