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制作的美味佳肴。
共同举杯,畅享美味。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玥林 涌泉街道供图
近日,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江浦路社区何世榴餐厅老板做了一件“不务正业”的事——他放下店里的生意,提着食材敲开了社区空巢老人的家门。这看似“不务正业”的举动,正是江浦路社区“微光圆梦计划”中的一个暖心场景。
这场特别的“上门私厨”服务,源自江浦路社区正在推进的“微光圆梦计划”。该计划通过整合慈善资源、联动商圈联盟,聚焦独居、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征集并实现他们的“一餐暖心饭”等微心愿。
在计划推进中,社区通过网格员深入走访,建立精准的“微心愿库”。“有老人想吃儿时记忆里的红烧肉,有老人想念家乡的酸菜鱼。这些菜背后都是一个美好愿望,值得我们用心实现。”这位“不务正业”的老板道出了参与初衷。最终,5户家庭在“微光圆梦计划”中迎来了专属的“家宴时刻”。厨师在灶台前忙碌,志愿者陪老人话家常,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让冷清的房间重新充满生机。
这场活动成功构建了“社区引领、社工执行、商家赋能、志愿者参与”的四方联动模式。江浦路社区党委书记杨怡璇表示:“‘微光圆梦计划’既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需求,又为商家创造了社会价值,增强了商居互动,推动了三方关系和谐。”看似“不务正业”的公益活动,实则开创了“公益引流+商业反哺”的新路径。活动结束后,不少居民表示要去店里“捧场”,支持这份善意。
这顿“不务正业”的饭只是“微光圆梦计划”的一个缩影。江浦路社区将把活动中的感人故事制作成《“浦”写温情》故事集,让这份善意持续传递。何世榴餐厅也表示将继续参与计划,把公益进行到底。一餐饭的温暖,在“微光圆梦计划”下,实现“圆梦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共治共享效果。商居共融促进社区多元共治,正是涌泉街道推进基层治理温暖的“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