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7 基层实践-
E7基层实践
  • ·带娃逛街“费”爸妈?
  • ·坝坝宴里见治理 小院落烹出“大文章”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坝坝宴里见治理 小院落烹出“大文章”

暖意融融的坝坝宴。

  为深入推动“怡院怡策”院落网格营建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探索基层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区发展新路径,近日,由成都市锦江区东湖街道东怡社区党委主办、第十一网格支部与东光南二巷7号院住委会共同协办的“左邻右社温情家园”院落邻里互助坝坝宴以一场充满烟火气的社区实践,展现了居民自治与社区融合的生动篇章。
共治·从“陌邻”到“睦邻”
  本次坝坝宴创新采用“社区引导、住委会主导、居民主体、专业支撑”的模式,推动居民成为真正的主角。活动前期,院落住委会通过线上倡议、线下动员,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筹备中,居民志愿者分头负责桌椅协调、餐具消毒、食材采买,形成高效协作链条。
  “我们不再是‘被服务’的对象,而是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住委会成员刘阿姨一边清点碗筷一边感慨,“从前办活动靠社区催,现在大家主动想、主动干。”东怡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住委会的主动性是院落治理的关键。他们了解居民需求,能调动邻里资源,这样的自治模式让社区工作事半功倍。”
共情·从“独乐”到“众乐”
  活动以文艺共赏和美食共享为纽带,打破城市社区中常见的邻里隔阂。居民自发登台献唱,百家宴环节,居民端出拿手菜,长桌拼出“百家宴、千家情”的温暖画面。“我在这住了十年,今天才真正认识对门的邻居。”居民李先生端着一盘秘制泡菜笑道。
共担·从“旁观”到“同心”
  活动结束后,居民志愿者迅速投入收尾工作,洗碗、归位桌椅、清扫场地,半小时内院落恢复如初。
  “活动是大家的,整理也得靠大家。”年轻志愿者小陈边搬桌子边说,住委会相关负责人总结:“这场活动的成功,不仅是热闹一阵,更是要让居民在参与中形成习惯、在协作中凝聚共识。”
  这场坝坝宴没有停留在“吃一顿饭”上,而是通过居民全程参与,实现社区治理从“管理”到“共创”的转变,它以情感为纽带、以共享为方法,为城市社区如何破解“邻里冷漠症”、构建温情家园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
  华西社区报记者 冯浕 社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