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8 凡人微光-
E8 凡人微光 下载PDF 上一版 |
E8凡人微光
  • ·金剪裁岁月,红纸寄深情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金剪裁岁月,红纸寄深情

记剪纸艺术家江仲隆匠心守艺五十余载

江仲隆展示自己的作品。

江仲隆现场展示他的绝技——“即席剪影”。

  

□华西社区记者 朱佳慧 实习生 蔡金贤 摄影报道


  一把剪,一张纸,在手指的灵动翻飞间,精妙纷繁的图样渐次浮现——这是剪纸艺术家江仲隆的日常写照。从痴迷剪纸的爱好者到技艺精湛的匠人,他用50余载的热爱与坚守,赋予非遗剪纸令人惊艳的独特魅力。
  9月16日,记者走进江老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的家中,现场见证他“即席剪影”的绝技风采,深入了解他积极投身剪纸艺术宣传与传承,让这门古老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背后的故事。

惊艳绝技
他说:“剪纸,是我一生的修行。”

  江仲隆,76岁,中共党员,重庆璧山人,高级美术教师、剪纸艺术家,侨眷。来成都10年,现定居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居住于麓湖公园社区。
  “上午接到你要来采访的电话,我就根据你的声音构想你的年龄和模样,剪了一幅你的样子出来,看看像不像?”大家刚刚坐下,江老便拿出握在手心的一枚剪影头像,其轮廓相似度让记者一行十分惊艳。
  “不用画,不用写,三刀剪出红双喜。”在赞叹的间隙,一个“囍”字又迅速剪了出来。紧接着,有天鹅元素、象征“和和美美”寓意的图案又被即兴剪出!这,都发生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剪纸,是我一生的修行。有图案、可装饰、带夸张的作品我认为就是优秀的剪纸作品,这也是剪纸的精髓。”江老一边把刚刚的创作递给记者一边说道,眼里闪烁着对剪纸的热爱。
  江仲隆在父亲的影响下,醉心剪纸艺术50余载。他最拿手的绝活便是“即席剪影”,即在几秒钟内便能剪出一个人的侧面头像,惟妙惟肖。无论是民间剪纸、传统剪纸或是主题剪纸,他都信手拈来。
  2020年,他被评为重庆市璧山区首届“璧山工匠”,是璧山区非遗江氏剪纸传承人,赢得“巴渝金剪纸”的美名。他早已经习惯即兴创作,一叠大红纸、一把剪口已磨得锃亮的剪刀常常放在包里,随时准备捕捉生活中的灵感。

作品展示
他说:“一幅剪纸,一段美好时光。”

  江老从卧室拿出他在成都的私藏——一个绿色铁皮盒子,里面装满了来成都10年的得意之作。有四川凉山采风的民族剪纸、有为庆祝母亲100岁生辰的剪纸、有讴歌党光荣历程的主题剪纸等。“这里的每一幅剪纸,就像我人生中的珍贵日记,承载着一段段难忘而美好的时光。”
  他拿起铁盒中的“最新成员”介绍,这是应麓湖公园社区邀请,在社区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上创作的。江老表示,用剪刀剪出这幅作品用了三个小时,但如何把党的伟大、中国人民的英勇、世界渴望和平体现在作品中,他认认真真想了四天。江老坦然道:“作品的构思和构图是一幅作品从无到有,再到完成,最花费时间的。”最终,他把牡丹、和平鸽、松柏、天安门、旭日、五角星、桃心等元素巧妙组合,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对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向往,传承红色基因。

文化传承
他说:“剪纸艺术,需要代代接力。”

  从江老手机相册中看到,他的剪纸作品先后参加过全国各地各类展出,获奖无数。其代表作12生肖荣获“王子杯”金奖,被厦门音乐画廊收购。他的作品还作为馈赠礼品流传到德国、日本等地。2021年,江氏剪纸被列为璧山区传统美术非遗代表作品。2022年,因其卓越贡献,江老还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江氏剪纸的宣传和传承。2009年退休后,他受聘于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研修班,向大学生传授剪纸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他还经常往返于成渝两地,走进各中小学校,向孩子们传授剪纸技艺。如今,江老还是华阳街道麓湖公园社区老党员工作室成员、党员志愿者。他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尤其是在文化类活动中展示、教授的剪纸技艺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
  江老说,这一辈子,他再也丢不下那把金剪子,“我要用这把剪刀剪出生活百态,剪出人间真情,剪出时代风采,让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