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焕新、全民参与
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市场产品。
对环境进行消毒。
路边停车更规范有序。
近日,成都“净优亮美”专项行动持续深入推进,西园街道益民菜市通过智慧溯源与人性化设计打造“放心菜篮”,狮子山街道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社区治理破解环境难题,新津区以花箱护栏创新设计实现街景美化与停车规范双赢。三地以不同切入点推动城乡环境品质提升,让市民在烟火气中感受城市温度,于细微处见证文明蝶变。
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柔地洒在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益民菜市入口处。随着商户陆续打开摊位挡板,带着晨露的青菜、活蹦乱跳的鱼虾、码放整齐的鲜肉次第“登场”。9月17日,记者实地探访这座承载着居民日常烟火气的农贸市场,解码这里“干净、优质、明亮、美观”背后的民生暖意。
步入市场,地面干爽无积水,摊位边角无油污,分类明确的垃圾桶定时清运,处处透着清爽。市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该市场每日固定开展早中晚三次全面消杀,水产、肉类等重点区域每小时巡查清洁,从源头杜绝“脏乱差”。“以前逛菜场总怕沾一身油污,现在你看,地面连个水渍都没有!”刚买完菜的张大姐笑着向记者感叹。
“经常看到相关单位在这个菜市巡查,在这儿买菜心头踏实!”肉类摊位前,居民李女士熟练地扫描溯源码,产地、检疫证明、屠宰时间等信息即刻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场建立了严格的农产品“准入机制”:蔬菜、水果需提供农残检测报告,肉类须出示检疫合格证明,水产需备案产地来源,不合格产品一律当场下架销毁、严禁流入市场;此外,商户均亮证经营,价格公开透明,“诚信经营户”红牌公示,全方位保障居民买得明白、吃得安心。
“以前菜市光线暗,选菜总怕看走眼,现在亮堂得很!”正在挑选番茄的王大爷指着头顶的LED灯说。记者注意到,市场全面升级了照明系统,每个摊位上方均安装高亮灯具,蔬菜的新鲜度、肉类的色泽一目了然;主通道宽敞整洁方便特殊群体;电子屏滚动播放当日菜价、供求信息和食品安全小知识;智能支付终端覆盖所有摊位,老人小孩都能轻松购物。更贴心的是,市场增设了菜市书屋和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细节之处尽显人文关怀。
五颜六色的蔬菜码成小山,红的番茄、绿的黄瓜、紫的茄子如同天然调色盘;干货区的木耳、香菇整齐装在透明罐中,熟食区的玻璃橱窗一尘不染……穿行在摊位间,仿佛走进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画卷”。“阿姨,今天的香葱新鲜,给您多送点!”“王哥,您要的土鳝鱼到货了,特意给您留着呢!”商户热情的招呼声、居民讨价还价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暖意融融。
西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净优亮美”,从过去“买菜难”到当下“享便利”,益民菜市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蝶变,悉心守护着居民的“菜篮子”,切实筑牢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防线。正如市场负责人所言:“我们就是要让每一位前来采购的居民朋友,都能在新鲜食材中品味生活的幸福,在浓浓烟火气里收获满满的安心。”
9月15日,记者从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街道获悉,为深入贯彻爱国卫生运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促进为导向”的核心理念,切实将环境卫生整治与居民健康保障深度融合,街道以“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近期联动社区、物业、环卫公司等多方力量,集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系列活动,通过深化环境清洁、强化健康宣传、优化公共卫生管理,持续擦亮狮子山辖区“净、优、亮、美”底色。
狮子山街道迅速行动,召开专题部署会,明确街道、社区、物业三方职责,形成“街道统筹、社区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张贴海报、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健康价值,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覆盖居民超3000人,有效提升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多层次、全覆盖的宣传动员,让爱国卫生运动不再是‘上面热、下面冷’,而是真正成为居民自觉的行动。”
街道以“机械清扫+人工保洁+巡回冲洗”模式,加强对背街小巷、公交站台、垃圾收集点等重点区域的清洁频次,每周开展2次全域大扫除,深度清理积泥、灰带与设施污渍,定期擦拭消毒,从源头上减少病媒生物孳生。
环卫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特别注重细节,比如垃圾桶的清洗、绿化带里的隐藏垃圾,甚至下水道口的淤泥清理,都是这次行动的重点。”
各社区以“全覆盖、无死角”为目标,重点对小区院落公共区域开展深度清洁。在居民小区内,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保洁团队与居民志愿者分工协作,聚焦楼顶、楼梯间等高频活动区域,清理堆积的废旧家具、纸箱、杂物等,铲除墙面违规小广告,擦拭楼梯扶手、单元门等公共设施;针对地下车库、花台、水池等易藏污纳垢点位,捡拾车库角落垃圾、清理花台内枯枝落叶及白色污染物,打捞水池漂浮物,对水池周边青苔、淤泥进行冲刷;深入屋后空地、下水道周边,重点清理破旧坛罐、废弃花盆等易滋生蚊虫的杂物,疏通堵塞的下水道口,确保排水畅通。
家住菱窠路的居民李女士说:“以前楼梯间堆满杂物,现在整洁多了,蚊子也少了。我们自己也更注意保持卫生,毕竟环境好了,住着也舒服。”
据介绍,下一步,狮子山街道将持续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引领,把“净优亮美”专项行动常态化,通过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深化群众参与、强化监督问效,不断提升辖区环境品质与居民健康素养,全力打造“整洁、有序、健康、美观”的宜居街区。
三渡水大桥段繁花似锦,迎宾大道端口绿意盎然,模范街与五津南路焕发新姿……9月18日,记者从成都市新津区获悉,当地那些曾经不起眼的角落正在悄悄开“绿景”加“美颜”,街角变得更“靓”更美了。
在三渡水大桥段,这条总长约1公里的进出城主要通道近日完成了绿化升级改造。“每天经过这里,看着鲜艳的花朵,心情都会变得十分愉悦。”驾驶员李先生表示。在中央分车带上,红紫色的三角梅迎风绽放,花叶络石整齐生长,形成了一条色彩明快的道路景观带。作为连接主城区的重要进出城通道,三渡水大桥段的绿化提升项目注重行车安全和景观效果的统一。与此同时,同样作为城市重要通道的迎宾大道,近期也完成了绿化景观提升。通过栽种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搭配花镜和造型树木,打造出多组简约大气的绿化小景,使道路景观更具现代感和层次感。
走在模范街与五津南路上,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今年的花箱与隔离护栏与以往大不相同。这些创新设计的设施不仅美化了街景,更兼具了非机动车停车区划分功能,有效规范了停车秩序。“花箱和护栏设计得很巧妙,美观又实用。”商铺店主王先生表示,“现在明确规范了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整条街都显得整洁有序,城市环境变美了。”据悉,今年以来,新津重点推进多功能市政设施建设升级,注重多功能理念融合,创新设计了兼具停车分区功能的花箱和隔离护栏,既通过栽植时令花卉美化环境,又巧妙划分出非机动车停放区域。
在津津希望体育公园外围,一道百米蔷薇花墙成为新的景观亮点。尽管已是初秋,蔷薇依然绽放着最后一批花朵,为秋日增添了一抹亮色。公园外侧还新划设了共享单车停车区,解决了车辆乱停放问题。“现在停车规范多了,人行道畅通无阻。”经常带孩子来公园游玩的市民张女士点赞道,“这些设计既美观又实用,值得称赞。”
今年以来,新津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以街角优化提升为支点,用绿意与色彩点“靓”大街小巷,营造美好生活新空间,让街巷的“颜值”和“气质”双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