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皇经楼社区以三大模式织就暖心服务网
小区党支部书记牵头主持“爱邻协商议事会”。
微网格员对网约车司机进行安全宣传。
微网格员对独居老人一对一帮扶。
在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实现服务精准、响应迅速、居民安心?近年来,成都市锦江区成龙路街道皇经楼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微网实格”机制,将治理力量真正下沉到小区院落、嵌入至居民日常生活,不仅打通了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更让社区成为居民信赖、依赖的“幸福港湾”。9月5日,记者实地走访该社区,深入了解了这一机制在三大模式下的生动实践。
社区治理,党建是核心。皇经楼社区党委以小区党支部书记为“主心骨”,启动微网实格“先锋”模式,确保治理方向明确、居民参与主动。
在华兴新居小区,社区党委指导小区党支部书记牵头搭建了“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网格长—微网格长”四级协作架构,以社区整体规划为行动指南,明确治理重点与服务方向。同时,微网格员积极配合网格长开展信息收集、政策宣传、问题反馈等日常工作,形成“层层联动、无缝对接”的高效工作格局。
为破解“居民有诉求,社区难知晓”的问题,在每月20日,小区党支部书记定期牵头主持“爱邻协商议事会”,将“会议室”搬到居民家门口。议事会围绕居民关心的“停车难”“遛狗不牵绳”“小区绿化养护”等重点问题,邀请微网格员、居民代表、物业人员共同参与,营造了“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的氛围。今年以来,已协商解决居民诉求20余件,包括优化小区停车点位、增设防汛物资等实事项目,切实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皇经楼社区聚焦居民需求响应的“时效性”与“精准度”,创新组建“微享帮”微网实格志愿服务品牌。同时,依托辖区的精细划分,社区以“预先发布+抢单响应”的动态机制,搭配微网格员与特殊困难群众“结对子”的长效机制,构建起“需求早预判、服务不缺位、困难快解决”的“预警”模式,让居民诉求有回应、急难愁盼有着落。
需求发布“透明化”,服务对接“高效化”。社区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公告栏等渠道,及时发布各类服务需求信息。“爱国卫生运动任务开始抢单啦!”“独居的高奶奶需要帮忙买药,现在谁方便呢?”微网格员根据自身时间、能力“抢单”,确定服务任务后,社区会同步建立“服务台账”进行积分,跟踪服务进度与成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多元服务“接地气”,居民感受“暖人心”。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微网格员“抢单”后,带着清扫工具走进小区角落,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倡导文明祭祀期间,微网格员主动“抢单”宣传任务,在辖区重点路段设置宣传点,引导居民文明缅怀;针对辖区独居老人,微网格员进行“一对一”帮扶,让独居老人感受到“身边有帮手、困难有人管”的温暖。
除了组建“微享帮”外,皇经楼社区还积极整合新就业群体资源,组建以网约车司机为主的“锦小行”流动微网格员队伍,启动“哨兵”服务模式,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实现“社区服务无死角、社会治理有助力”。
在社区日常治理与重点工作中,“锦小行”流动微网格员始终主动靠前、积极作为。在“文明交通”活动中,他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发放宣传手册,并结合自身行车经验向居民讲解“斑马线礼让”等知识,用真实案例提升居民出行安全意识;发现公共设施损坏或居民有突发需求等情况时,流动微网格员第一时间记录、上报社区,并协助处置。如今,“锦小行”流动微网格员已成为皇经楼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为社区安全稳定筑牢了坚实防线。
此外,社区充分发挥他们“穿梭大街小巷、接触面广”的职业优势,引导其参与更广泛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成为连接社区与社会的“治理纽带”。“之前有流动微网格员发现电信网线箱损坏,立即拍照上报给了我们。我们当天就联系电信部门维修人员完成检修,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皇经楼社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从“先锋”引领,到“预警”优服务,再到“哨兵”强防护,皇经楼社区通过“微网实格”机制,将“大社区”细分成“小网格”,把“大问题”化解在“微网格”,构建起系统化的治理框架。未来,皇经楼社区将继续深化微网实格机制,以优秀典型为引领,吸引更多居民、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治理合伙人”,共同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