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8 新兴力量-
E8 新兴力量 下载PDF 上一版 |
E8新兴力量
  • ·生日派对背后藏着城市治理新密码
  • ·织密新就业群体“暖心网”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成都一暖新驿站拉横幅:“祝刘俊豪生日快乐!”

生日派对背后藏着城市治理新密码

大家一起为刘俊豪(右三)庆生。

  

□华西社区报记者 沈悦 受访者供图


  “祝你生日快乐……”8月26日下午,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暖新驿站内歌声悠扬,彩色的生日横幅在暖光下轻晃,美团骑手刘俊豪在27岁生日当天,收获来自驿站工作人员与骑手伙伴们的意外惊喜。当他吹灭蛋糕上的蜡烛时,眼眶湿润:“没想到随口一句询问,换来这么多人的用心准备,这里真的像家。”
  这场温馨的生日派对源于一条微信。8月25日晚,驿站工作人员小贾收到刘俊豪的消息:“明天我想来驿站过生日。”简单一句话,让驿站团队迅速行动起来。次日清晨,印有“热烈庆祝刘俊豪生日快乐,梦想成真,万事胜意!”的横幅悄然挂起,定制的水果蛋糕准时送达,骑手伙伴们陆续赶来。当刘俊豪推开驿站大门时,掌声与欢呼声瞬间将他包围,生日帽、祝福歌、闪烁的蜡烛,让这个平日忙碌的驿站充满“家”的温情。
  “我们在群里讨论了很久,横幅要有趣、蛋糕要选他喜欢的口味。”小贾翻着手机聊天记录,展示着工作人员热烈的筹备对话。据悉,这场惊喜,只是红牌楼暖新驿站暖心服务的缩影。自今年4月1日运营以来,驿站创新构建“1核心+41站+N点”立体化服务矩阵:以红牌楼街道为核心,联动41个社区服务站,拓展N个企业、商户共建点,形成覆盖“医食住行”的15分钟暖新服务圈。驿站内提供饮水、充电、休息等10项基础服务,更增设法律咨询、心理疏导、赋能培训等N项特色服务,日均服务骑手超300人次。
  生日会后,一场“驿站茶话会”在轻松氛围中展开。骑手们围坐一圈,边吃蛋糕边畅谈心声:“希望驿站能增设电动车换电柜”“能否延长夜间服务时间?”多条建议被一一记录,红牌楼街道相关负责人当场回应,承诺尽快落实需求。这样的互动在驿站已成常态。
  更深远的变化,在于驿站背后的治理模式创新。红牌楼街道通过“驿站议事会、先锋骑手志愿服务队”等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骑手们参与文明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等基层工作,成为街道的“流动哨兵”。“他们既是受益者,也是共建者。”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服务积分兑换”机制,构建“服务-参与-共治”的良性循环。
  在刘俊豪的生日歌声中,一个基层治理的新样本悄然浮现:当服务融入温度,当关怀激发参与,新就业群体与社区正编织出更紧密的共生纽带。红牌楼暖新驿站,是一个驿站,更是一个让城市心跳与温情同频共振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