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2-E3 消费成都-
E2-E3 消费成都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E2-E3消费成都
  • ·成都双管齐下筑牢安全消费基座
  • ·◉充电宝新规热点问题解答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生产源头严把“3C关”,到消费终端护航“放心买”

成都双管齐下筑牢安全消费基座

□华西社区报记者胡晴琴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企业。

  当充电宝新规从一纸文件转化为企业车间的20多个环节的质量管控,当电商纠纷从被动投诉转为平台主动退款和先行赔付,让监管跑在风险前头——成都正以监管颗粒度和服务渗透力重塑消费安全感。

充电宝新规落地市场监管上门服务助企业过“3C关”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以及民航局相继发布通知和工作提示,加强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3C认证市场准入监管。
  8月15日,《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新版认证规则)正式实施。
  8月17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市场监管领域蹲点服务“立园满园”行动,会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成都分中心赴四川品胜电子有限公司开展新版认证规则宣贯和技术指导服务,按照新版认证规则的要求,指导企业强化关键原材料筛选、成品组装等20多个环节的质量管控,确保生产设备的适配性、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原材料质量的可靠性,从源头上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据悉,自7月以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继制发《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2025年成都世运会期间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高风险产品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通知》《成都市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的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充电宝质量安全监管。
  接下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监管。严格3C认证市场准入监管,督促3C认证机构落实新版认证规则要求,加强工厂检查员能力培训,提高“不预先通知”飞行检查的比例,做好证后监督。做好对生产企业、销售门店指导宣贯,严禁未经3C认证擅自出厂、销售充电宝,加大生产、销售环节(含电商)产品质量抽检力度。严格规范网络销售行为,压实平台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三无”充电宝、无3C标识充电宝、撤销或暂停3C认证证书充电宝、3C认证贴纸等禁售商品管控,开展网售充电宝产品赋码核验试点。着力排查缺陷产品线索,对认定缺陷充电宝产品应召尽召。综合运用市场监管系统微信、微博、视频号等新媒体,对使用未经3C认证充电宝的危害性、如何辨认3C标识等知识进行全方位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购买并使用取得3C认证的充电宝,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相关违法违规线索。此外,还将从严查处充电宝3C认证、生产、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曝光重大典型案例,集中市场监管力量全力守护好民生安全。
  

“在成都,放心买”成都多部门联合启动电商平台合规经营专项行动


  不想做饭?点份外卖;懒得跑腿买东西?手机下单。炎炎夏日,网上购物成为“懒人”最爱的消费模式。隔着屏幕,如何放心买买买?成都将借助大数据提升监管质效,政企共治信息共享为消费者护航。
  近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印发《“在成都,放心买”电商平台合规经营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电商平台消费纠纷突出问题,通过“快速响应消费者诉求、提升平台监管质效、创新政企共治场景”,让消费者“在成都,放心买”。
  对于消费者来说,网络消费投诉将得到快速处置。“我们将畅通大型平台与成都12345热线的诉转直通,实现线上诉求‘投诉-响应-协商-处置’高效运行闭环。引导平台主动开展纠纷化解,快速响应消费者诉求。”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中提到,鼓励平台开发商家自主退款等工具,帮助入驻商家快速响应消费者诉求,引导平台通过流量倾斜等激励机制,奖励响应速度快、调解成功率高、消费者满意度好的商户。此外,对反映集中的问题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属地区(市)县督促平台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为从源头防范消费纠纷,《方案》明确,将聚焦重点商品领域,完善网络交易经营主体和载体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研判投诉热点、关联风险等问题,开展常态化网络交易监测。该负责人介绍,8月-10月,成都将聚焦12345消费投诉纠纷数据,对投诉数量较多的属地平台,全面开展摸排分析研判,加大监管工作力度。
  此外,国庆前后,成都市市场监管还将针对群众诉求,推出一系列举措,包括引导3家大型平台建立赔偿先付制度,在消费者难以及时从商家索赔的情况下,对消费者进行先行赔付;联合市商务局对太古里、春熙路等重点街区粉丝量前100名的网红餐饮食品类直播商家发放调查问卷,排查治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平台优化服务商品关键信息表达方式,鼓励平台推出“安心”系列特色服务,健全行业服务标准,完善节假日促销活动保障措施,提升消费体验等。
  记者了解到,此次行动将重点排查平台滥用仅退款和保证金规则、规则执行不透明等情况,督促平台明确规则适用范围,消除不公平不合理条款;排查收费不透明、不合理等情况,督促平台简化并明确公示收费项目、优化收费标准和定价机制;排查直播商品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情况,对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以及舆情热点反映的重要产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