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4 人物专访-
E4人物专访
  • ·把邻里温情“跑进”火炬传递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书记杨金惠

把邻里温情“跑进”火炬传递

社区设立儿童运动角。

  

□华西社区报记者 沈悦 实习生 李虹亨 李国东 摄影报道


  7月26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火炬在成都、德阳、眉山依次传递。天府之国,薪火相传,在众多的火炬传递手中,有一位来自成都基层的代表——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党委书记杨金惠。从服务街巷邻里的“当家人”,到擎起世运圣火的火炬手,杨金惠将社区的烟火气与世运的活力紧密相连。她的双重身份,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成为展示成都基层社区风采、传递城市温度与运动精神的独特窗口。近日,华西社区报记者采访了杨金惠,了解她作为社区书记与火炬手的双重感悟。
  记者:得知自己成为成都世运会火炬手时,第一感受是什么?
  杨金惠:高兴!
  记者:这个名额对您个人和社区来说,意味着什么?
  杨金惠:这是一次展示我们基层社区工作者的风采的机会,也是让世界认识我们,认识玉林东路社区的一个机会。
  记者:从社区工作者到世运会火炬手,您觉得这两个身份之间有哪些共通之处?
  杨金惠:共通之处就是我们都在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在社区里面我们为群众服务,为居民的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而世运会是一个更大层面的赛事,我们要运动、要健康,更要传递友谊、传递善意、传递爱意,是为了人类共同的幸福生活,我想这些都是跟社区治理理念相通的。
  记者:为了担任好火炬手,您进行了哪些准备?
  杨金惠:锻炼。在大概一个多月前,我就加入一个跑团,每天都有跑步计划。此外,我们也在社区倡导健康的运动方式,尝试在社区设立儿童运动角,通过运动的方式丰富孩子们的童年,让他们结交更多小伙伴。
  记者:社区世运会服务小站是在什么契机下成立的?
  杨金惠:当得知成都世运会要建服务小站时就立刻申请了。我们希望能够用好这个点,让更多人了解世运会,参与世运会。更重要的是,我们觉得运动精神需要被传递,所以小站既是连接世界的平台,也是运动精神的载体。
  记者:它主要承担哪些功能和服务?
  杨金惠:最大的功能是宣传世运会,让居民了解世运精神,我们要做好东道主,我们要迎接好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
  记者:小站目前运营情况如何?有哪些特色服务或活动是专门为世运会设计的?
  杨金惠:志愿者都有排班,社区里的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儿童志愿者,乃至于家庭志愿者都有报名。我们准备有社区童年秘密档案馆、茶道文化体验、音乐演习等,各方都已预备齐全。
  记者:社区居民对服务小站的反响怎样?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居民参与案例?
  杨金惠:有一个人来打卡,也有一家人来打卡,还有外地来成都旅行的游客也在这里打卡。其实打卡就是一种体验和传播,我在这里,成都在这里,我们在这里,我们的欢迎也在这里。
  记者:除了服务小站,社区还通过哪些方式让居民参与世运会活动?
  杨金惠:有各种各样的宣传,既宣传成都世运会,也传递世界性的文化。比如,我们的童声合唱团,他们通过歌唱了解各国音乐,各国民谣。我们也有昆虫博物馆,让居民了解昆虫生长在什么地方,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世运会是一场运动赛事,也是人的交往,以运动为载体,以运动为契机,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记者:您认为成都世运会的举办会给玉林东路社区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
  杨金惠:我们向世界发出邀请,向世界传递中国成都的声音。在成都的街头有我们这样的人,在市井烟火当中,我们有自己的态度、自己的精神、自己的邻里氛围,我们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生活。
  记者:作为社区书记,您希望通过世运会相关工作,为社区和居民留下些什么?
  杨金惠:我希望在过程中大家能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获得成长,留下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