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握着方向盘 一心扑在治理上
高峰参与到基层治理中。
“开滴滴快1年了,但任党支部书记有4年了。今年,参与巷子治理,是我任书记后成就感、获得感最大的经历。”7月24日,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合兴社区广兴巷“街区书记”高峰说道。合兴社区是成都城乡结合部社区的代表。广兴巷则是当地“农民变居民”的典型街区。高峰成长、居住于此,现任合兴社区广兴巷党支部书记。曾经这里经营业态“藏污纳垢”,广受诟病。如今这里由乱到治,各地参访团接踵而至。躬身参与的“高书记”见证了广兴巷“破茧成蝶”的全过程。
高峰生于1986年,上小学时赶上“拆迁”,一家人住进了广兴巷。高中毕业后入伍,退伍后又回到这条巷子。2021年,拥有12年党龄的他被选为党支部书记。“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去部队服役后回来,大家都认可我,选我当书记。选(上)前很忐忑,但选上后我还是抱定了‘不辱使命’的决心。”高峰说。2024年,他成为一名滴滴司机,早出晚归成为“家常便饭”,但书记的职责并没有因此而“卸下”,为了履职,出车也一度放在一旁。
高峰今年39岁,广兴巷今年28“岁”,他见证了巷子的起起落落。特别是退伍回来那段时间,几乎遇上巷子的“谷底”。“违规搭建太多,人行道被商家‘据为己有’,成为各家‘自留地’,行人不得不借道机动车道通行,堪称一大‘奇观’。遇上大雨,街上积水严重,给商家、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吐槽成为家常便饭。”高峰回忆道。
广兴巷越来越糟糕,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情绪越难平,改造的意愿也越强烈。去年开始,广兴巷改造开始了。第一轮解决最迫切的“水流不畅”的问题,实现雨污分流。但这还不“解渴”,合兴社区开展人民建议征集进街区行动,发动居民和商家实施街区全面改造。
改什么,怎么改?每家每户的诉求都不相同。高峰和支部党员同志挨家挨户走访,摸排情况,动员商户拆掉违建。初期,阻力较大,高峰一度暂停开滴滴,专心做居民工作。特别是面对“钉子户”,他甚至不得不搬父亲出面。“老爸在这个熟人街区辈分高,又是居民小组长,有一定的威望,说话比我管用。”高峰说。
经过数月拉锯,广兴巷在“预算有限”,没有“大拆大建”的情况下完成了“治理优先”的改造。各自拆除违建,去掉沿街阶梯,统一改造成带有“夜视”功能的人行道,并安装路灯。“闲置”墙面也打造成了文化墙。如今再走进广兴巷,巷子干净整洁不说,还很“通透”——一眼望得到头的那种,和过去拥堵不堪相比,同样也是一大“奇观”。
改得不容易,改完要保持难度更是不小。“改造完成后,大家还是习惯将车开到店门口停,但这条路连人行道也才7米多宽,两侧再停上车,消防车无法通过,肯定不行。”高峰说。两侧同时停车肯定不行,那么是单侧停还是索性不停,改成步行街?经过多次开坝坝会征集大家建议,“单车停,哪边可停哪边不可停?大家最后商量认为干脆都不停。经过社区出面,协调邻近的水厂巷供大家停车。水厂巷距离商家们不远,纷纷表示接受。”
说到停车,高峰与记者还有一段有趣的对话。记者问:“您的车停在哪里的?”“水厂巷!”“之前呢?”“之前为了图方便,也停在街上。”话锋一转,高峰表示:“现在的改造成果来之不易。我必须带好这个头。我和支部的同志欢迎大家来监督。”
高峰透露,为了方便商家做生意,广兴巷治理从来没有“一刀切”,哪怕是停车问题。走进巷子,两头安装升降装置,大件货物放行,车辆卸货后再开出巷子,小件货物用拖车转运,既方便了商家做生意,又维护了街区秩序,两全其美。为了维持街面良好秩序,街区商户和居民又拟定了《街区公约》大家共同遵守,高峰和广兴巷街区党员、商家及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等还组成了日常巡察队伍,轮值出勤。
最近,“广兴巷管委会”微信群也建起来了,高峰也在群里,每天关注群内动态,对商家、住户反映的问题及时响应处置。“每化解一个小问题、小诉求,我们这条巷子治理成效就越彰显,持续向好的根基才越稳固。”高峰说。
现在的广兴巷不仅颜值提升,业态有更新,同时也是人民建议征集点、“邹春梅书记工作室”现场教学点。慕名而来的参访团接踵而至。广兴巷“花小钱办大事”的生动案例让他们找到了可借鉴的案例,纷纷前来主动学习幕后做法和“独门秘籍”,打算将这一经验“搬回”自己所在的(村)社区。
高峰说:“过去这几个月,可以说见到了历史上最多的参访团。过去谁来我们这里学习?记忆中没有。这说明,广兴巷除了名字没有变,其他已经全变了。接下来,我们将在(红光)街道、(合兴)社区的指导下,逐步淘汰过去被广为诟病的业态,引进网红店,引导商家进行店招美化,逐步提升街区气质,带动人气、商气、烟火气齐头并进,告别‘旧标签’,拥抱‘新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