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清晨雨后的龙门山。摄影秦继勋
晨间运动。摄影王德华
□魏相明
2025年6月14日清晨4点三十分,闹钟还未响起,我便睁开了眼睛。窗外,启明星孤独地悬挂在东方的天际线上,像一盏不灭的灯。我轻轻按亮手机屏幕,那个数字在黑暗中格外醒目:100,000。今天,我要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一天行走十万步。
穿上跑鞋时,鞋带在指尖微微颤动。这双鞋已经陪伴我征战运动场多年,鞋底的纹路早已磨平,却依然坚韧如初。我轻轻拍了拍它,像是老友间的默契问候。推开门,6月的晨风没有带着露水,天气显得有些闷热,我不由得深吸一口气,迈出了第一步。城市还在沉睡。路灯投下长长的影子,我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格外清晰。前一万步走得轻松愉快,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在乡间小路上奔跑的时光。那时不知何为计步,只为追逐天边的云彩,或是田间惊起的麻雀。脚步轻快得能飞起来,汗水都是甜的。
太阳升起时,我已经走过三万五千步。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他们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里,藏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我在喷泉边稍作停留,看着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突然明白体育精神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是流淌在每个热爱生命的人血液里的基因。正午时分,步数突破五万大关。烈日当空,汗水浸透了运动衫,在后背留下一片深色的印记。我的双腿开始抗议,膝盖隐隐作痛,脚底像是踩在烧红的铁板上。路过一家小店时,老板娘热情地招呼我休息。“小伙子,这么热的天,别中暑了。”她递来一碗冰镇绿豆汤,碗沿还凝着水珠。我道谢后却摇了摇头:“谢谢您,但我得继续。”体育精神不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刻,选择继续前行吗?
下午三点,我的身体达到了第一个极限。七万步的标志近在眼前,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每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担,呼吸变得急促,视线开始模糊。咬咬牙,继续坚持。夕阳西下时,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温江光华公园的运动场上走了很多圈。八万五千步,双腿已经麻木到失去知觉,只能靠着意志力机械地向前迈进。越到最后,身体越抗拒。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10万步的目标,体育的魅力不就在于此吗?它让我们发现自己的极限,然后突破它。夜色渐深,步数终于跳转到99,999。我站在家门前的小路上,迟迟不肯迈出最后一步。这一天的记忆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回:晨光中的启明星、公园老人的微笑、老板娘递来的绿豆汤、跑友们的鼓励、山顶的万家灯火……最后一步落下时,运动手表屏幕上的数字变成了100562,但我知道,真正珍贵的不是这个数字,而是这一路上收获的感动与成长。
洗完澡躺在床上,浑身的肌肉都在抗议,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体育精神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较量,而是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的韧性。十万步的旅程教会我,人生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重要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永不言弃的坚持。
窗外,月光静静地洒在跑鞋上,鞋面上还沾着今天的尘土。明天太阳升起时,我又将穿上它,继续向前奔跑,因为体育精神就是永不停歇的脚步,是永远向前的勇气。十万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我会一直在前行的路上,去走遍山山水水,体会不一样的人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