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8 志愿同行-
E8 志愿同行 下载PDF 上一版 |
E8志愿同行
  • ·培智育才助力就业武侯区残联创新“政企校家”联动模式
  • ·西园街道开展手作体验活动促残健共融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培智育才助力就业武侯区残联创新“政企校家”联动模式

□朱奕玲华西社区报记者沈悦受访者供图

学生收获签约证书。

  6月25日,由成都市武侯区残联牵头组织的成都市礼仪职中第二届培智中职班集体就业签约仪式在辖区人力资源公司会议室举行。武侯区残联、区人社局、人力资源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7名培智中职班应届毕业生及家长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集体签订就业协议,标志着武侯区继2024年首创“整班就业”模式后,再次实现培智学生100%就业安置。这场以“牵手福蓉,职引公益助残”为主题的签约仪式,生动诠释了“有爱无碍”的城市温度。

创新模式再升级 非遗赋能强技能


  本次签约是武侯区残联深化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创新实践。在去年首创“整班就业”基础上,今年创新推出“民俗非遗+技能培训+文化赋能”三维培养体系:技艺传承,将蜀绣、漆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课程;岗位定制,联合企业开发数据标注、文创制作等适配岗位;心理辅导,设立职业导师全程跟踪成长。
  活动现场,武侯区残联副理事长洪建兵以“苔花精神”勉励毕业生:“你们用行动证明,只要给予合适土壤,每朵花都能绚烂绽放。”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区就业局局长杨海丰深入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并通过赠送入职礼物、传递“就业何必去远方?武侯就是好地方”等就业理念以及党委、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

破茧成蝶启新篇 爱与希望共生长


  随着7名毕业生与企业正式签订就业协议,武侯区“政、企、校、家”四方联动的残疾人就业全链条服务模式再次落地见效。当毕业生佩戴上专属工牌,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不仅承载着个人对未来的憧憬,更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包容与关爱。家长代表激动地表示:“感谢政府与企业的精心规划,为孩子们创造了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告别校园,正式踏入社会,更标志着他们从备受呵护的少年,成长为要依靠自身拼搏奋斗的追梦人。从这一刻起,希望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在职场磨砺自己,成长为无畏挑战的战士,成为祖国发展的坚实力量,共同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
  此次签约仪式是武侯区残联践行社会责任、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区残联将继续发挥牵头作用,深化与各方合作,不断探索残疾人就业安置创新路径,完善“技能培训—岗位对接—跟踪服务”全流程机制,推动更多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为构建“有爱无碍”的和谐社会贡献
  残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