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8 健康成都-
E8 健康成都 下载PDF 上一版 |
E8健康成都
  • ·顺应小满节气 解锁中医养生“密码”
  • ·华西专家进社区 健康科普“圈粉”无数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顺应小满节气 解锁中医养生“密码”

  

□华西社区报记者 胡晴琴


  每年5月20日前后,夏意渐浓,麦粒渐饱,江河渐满,是万物“将满未满”的蓬勃时节。此时节,天地间阳气充盈,湿热交织,人体也进入“外热内湿”的关键调养期。让我们跟随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黎海军,学习小满时节的养生要点。

小满时令特点
湿热渐盛,阳气外浮

  气候特征
  南北差异:北方麦粒初满,干热风起;南方雨水增多,闷热潮湿。
  湿热交蒸:气温攀升,雨水频繁,空气中湿气与热气交织,易形成“暑湿邪气”。
  中医解读:此时湿热困脾,易引发疲倦、食欲不振等问题;同时心火渐旺,易出现失眠、口舌生疮等症,养生需以“健脾祛湿、清心养阳”为核心。

小满中医养生
吃、动、睡、心四步调


  饮食——清利湿热,少冷多温
  宜吃苦味泻火:苦瓜、苦菊、莲子芯,清心降火。
  祛湿健脾: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煮粥煲汤。
  时令鲜味:樱桃、嫩蚕豆,补水生津。忌口:冰镇冷饮(伤脾阳)、油腻烧烤(加重湿热)、过量甜食(生痰湿)。
  推荐食疗方
  三豆饮:赤小豆30g+绿豆30g+黑豆30g,煮水代茶,清热利湿。
  茯苓山药粥:茯苓15g+山药50g+大米100g,健脾祛湿,适合早餐。
  运动——微汗排湿,升发阳气
  晨起散步:6-7点太阳初升时,慢走20分钟,助阳气升发。
  传统功法:八段锦、太极拳,疏通经络。忌大汗: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阴,运动后及时补水(温盐水或酸梅汤)。
  穴位按摩: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凹陷)按揉3分钟,祛湿利水;内关穴(手腕横纹上3指)按压缓解心烦、胸闷。
  起居——防暑避潮,夜卧早起
  睡眠:晚11点前入睡,早6点起床,中午小憩15分钟养心。
  穿衣:棉麻透气为主,出汗后及时更换,避免湿衣贴肤生寒。
  环境:雨天关闭朝南窗户,空调除湿模式设为26℃-28℃,避免直吹。
  情志——静心戒怒,疏解“情绪湿气”
  晨起冥想:面对阳光深呼吸,默念“心静自然凉”。
  午后茶饮:薄荷3片+菊花5朵泡水,清心明目。
  兴趣养性:听轻音乐、练书法、侍弄花
  草,让情绪“清爽”起来。

小满防病重点
未病先防,远离三高发症

  防湿热皮肤病
  【湿疹/痱子】湿热郁肤,可用艾叶煮水擦浴,或外涂炉甘石洗剂。
  【忌抓挠】保持皮肤干燥,穿透气衣物,少吃海鲜、芒果等发物。
  防肠胃病
  【腹泻腹痛】避免贪凉食冷,隔夜菜加热彻底,常备藿香正气水/液。
  【腹胀食欲差】饭后顺时针揉腹100下,或喝陈皮山楂茶消食。
  防暑热伤身
  【头晕中暑】外出戴遮阳帽,随身携带绿豆汤或酸梅汤。
  【心烦失眠】睡前热水泡脚(加艾叶10g),搓脚心涌泉穴100次。
  小满,是节气,更是人生智慧,满而不溢,留白生机,顺应自然,方能以轻盈之态迎接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