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6 家园-
E6家园
  • ·老妈的开心事
  • ·征稿启事
  • ·四川方言“得行”
  • ·回母亲家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回母亲家

  

□曾永强

  今年10月2日,我携妻带子,浩浩荡荡回老家——叙永摩尼镇一个名叫河家沟的地方。虽然此行有一些“沉重”的议题,但毕竟秋高气爽,时日正好,一路心情倒是愉悦。
  出门前,照例向母亲电话预约午餐“三件套”:白水豆花、腊肉、酸菜小豆汤或者酸菜煮土豆也行,母亲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回家,对她来说是一件喜事,高兴是意料之中的态度。
  每次回家,我都要亲自驾驶,除了自恃轻车熟路还有就是要凸显回家的重要意义,回城基本上是妻子驾驶,因为一饱二醉之后,需要在车上懒懒地睡上一觉。
  这次回家,也不例外,我仍然坚持不用导航,用妻子的话来说就是“你只要是回河家沟,行李收拾得飞快,车也开得飞快,路也无比熟悉。”话里话外,虽然有点酸酸的味道,倒也没有怪罪的意思,否则她就不会一同前往了。
  可是再熟悉的路,次数跑少了也会迷路。本来该在叙永一个叫高桥互通的地方转叙威高速的,结果跑过了出口,不得不选择到叙永麻城收费站下,然后重上纳黔高速往回走。为了保险起见,这次我让儿子把导航开起,至营山收费站出口时,似乎感觉和原来的出口不一样了。直至看到熟悉的山,熟悉的鸡犬鸟鸣,才发现路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几月未回,有点陌生了。
  到家之后,院坝里晒满了很细的青草料,车只有停在姐夫家旁边的空地里。正巧姐夫在家,他对我说:“你先回去搁东西,我马上来陪你喝两杯!”母亲听到汽车鸣笛声,已经开门站在院坝里迎接。邻居老姐姐看到我们回来,一边给我打招呼一边抱歉地说:“我给我们家两只猪晒点猪草,把你们家的院坝都铺满了,让你车都停不了!”母亲也笑着说:“他们家今年喂了母猪,吃得多,要储存冬天的猪草!”其实,借院坝晒猪草这个事儿完全不叫事儿,没有必要解释,即使要解释也应该给哥哥嫂子解释,毕竟院坝又不是我的。嘻嘻,我想这应该是农村人打招呼的独特方式,总要找个切入点,大家多谈几句。
  到家之后,母亲早已把饭菜摆上。豆花是菜豆花,专门弄了个炒肉丝,土豆煮酸菜换成了土豆煮坨子肉——可以看作是午餐“三件套”的升级版,母亲征询妻子意见:蘸水是素的还是油的?估计是刚下车,妻子有点耳鸣,我马上代她明确:来油辣椒。姐夫从家里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自己泡的酒,说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尝一尝便可知晓。
  开饭了,毕竟是母亲的味道,家乡的清溪水,无论是米饭还是菜都很入味可口。酒过三巡,我给姐夫眨一下眼,示意我有重要议题要展开,姐夫秒懂。我先从哥哥这次到成都检查胃病和脚痛开始,把我多方打听到的信息逐一告诉母亲,然后引出一个重要的话题:作为一个婆婆,如何正确处理好婆媳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家庭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我不是教师爷,也不是传道士,之所以要引出这个话题,完全是因为几个月来,母亲和哥哥、嫂子,特别是和嫂子之间的微妙关系,我觉得有必要和母亲交心谈心。古语云:清官难断家常事,我认为家常事虽难,但并不是不能断,而是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断。所以,趁着这次回家,我想和母亲交流一下我的想法。
  嫂子和哥哥属于重组家庭,结婚之后,他们的家庭一向相处愉悦。但是最近两年,却因为鸡毛蒜皮的细枝末节,弄得婆媳之间、母子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顺畅。之前,我分别和嫂子、母亲沟通过,要放弃成见,面对现实,多沟通多商量,少怀疑少结怨,这样才能让家庭关系稳步健康地发展下去。
  最终,借着酒兴,也借着姐夫的帮衬,我和母亲的交心谈心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也适时给母亲吃下定心丸: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嫂子那边、哥哥那边我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和他们沟通,我相信你们的关系肯定会回到从前的。这个话倒不是我胡乱表态,因为我知道嫂子、哥哥的秉性,他们身上有着农村人纯朴善良的天性,况且谁愿意一个家长期弄得磕磕碰碰的呢?毕竟,一个人无论你走得有多远,后方稳定、家庭和谐才是干事创业的基础。
  这个还算“严肃”的话题谈完之后,我们便随意聊天,在母亲面前,在老家亲人面前,特别是两杯白酒下肚之后,我就变成了演说家——因为无论我说的对错他们都会包容我。
  午饭之后,姐夫提议前往倒流河水库钓鱼,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去浏览鸡鸣三省的美丽风光。于是,准备好钓具,由妻子开车,我们又浩浩荡荡地向倒流河水库进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