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整齐停放的车辆。
7月6日,记者从成都市大邑县青霞街道获悉:近年来,青霞街道大力推进社区发展治理,辖区红光社区党委坚持问题导向,重筑治理信义“连心桥”,让社区“老大难”小区重换新颜。
丽景怡苑小区位于青霞街道红光社区,系2005年5月建成的商品住宅楼小区。近年来,小区基础设施老化、车辆乱停乱放,物业公司因服务费收取低而离场,小区治理信义缺失,“老大难”问题集中呈现。
为了改变小区现状,红光社区完善党建引领机制,配强小区党组织班子,建立健全133N治理机制,也即建强业委会,实现小区党组织书记、业委会主任“一肩挑”;业务会下设“安全整治、日常设施维护、绿化卫生美化”3个工作组,专门负责收集研判小区治理“问题账”;拓展治理毛细血管,实现小区微网格长、楼栋长、党小组长“三长合一”;找党员、亮身份,推动小区党员亮承诺、起示范。梳理小区“问题账”,解决问题45个。
社区完善居民教育机制,增强业主责任意识,创新形式强化宣传教育。组建物业服务,推动物业事项全程公开,由业委会聘请小区管家,优先选聘本小区居民履行物业职责,全流程公开物业费用收支,让居民放心。广泛通过板报专题宣传、微信平台讨论、反面典型剖析等形式,加大宣传《民法典》《小区管理规约》,以“宣传教育感化催讨,公众舆论力量声讨,司法诉讼程序追讨”开展物业费收缴为突破口,强化物业费用收缴“3个一”工作,让群众舒心。建好业主“责任账”,物业缴费率从30%提升到100%。
社区还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洗脸美化、大项开支、暖心回馈”三项工程,推动“老大难”小区换新颜。收集意见,开展“我为小区建设出把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系列讨论,广泛收集小区治理意见并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品质,先后利用信义物业结余资金22万元改造小区广场、水沟、水池、公共绿化带、党群服务站等。
此外,完善小区共治机制,突出精神引领,常态化开展“双十”行动,推进治理共同体建设。征集实施小区居民年度“十项活动”,开展“十个严禁”不文明行为常态化整治,每年度公开审议物业费用收支情况、公开评议小区治理,征集年度物业费用结余资金使用意见。“我们通过搭建邻里信义桥,让生人社会变为熟人小区,一个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美好家园正在全面呈现。”红光社区负责人介绍说。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董峰 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