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直饮水点方便了周边居民。
当地还建起公厕方便居民。
三明路位于彭州市通济镇。近日,记者行经此路时发现,路旁一处颇为现代的便民饮水点格外打眼。三明路挨着就是青杠林社区景山苑小区,这里并非交通要道,建一处便民饮水点有无必要?对此,附近居民纷纷表示:“太有必要了。感谢政府考虑得这么周到。”
三明路与南平路交叉口有一处小广场,当地人管它叫“刘家大院”。傍晚时分,这里十分热闹,摆摊卖菜的、卖水果的,形同市场一般。商贩聚集在于这里的人气。附近景山苑、桥楼新村小区居民傍晚都爱来这里休闲,聊聊家长里短,跳跳坝坝舞,少则上百人,多则数百人。出门在外,大家习惯带着水杯,渴了就到便民饮水点取一杯,温度适中,饮用方便。不过,过去可没有这么方便。
记者了解到,因为小区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居民休闲散步都喜欢往外走,“刘家大院”小广场成了大家最爱歇脚、聚集的地方。但过去有人气却无服务。“要是有个地方坐就好了。”通济镇青杠林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员雷洪碧在走访中听到了居民的“抱怨”。“了解到大家反馈的意见后,我又去实地看了看,确实少了一些设施,没有坐的地方,只能转一转了事。“雷洪碧说。于是,她将相关诉求上报青杠林社区“两委”。在通济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刘家大院”建起了休闲椅凳、凉亭,无论刮风下雨居民都可以歇脚休息。
解决了居民的“刚需”,通济镇又将为民服务进一步延伸。去年岁末,便民饮水点和公共厕所相继落成。“修这两处公共设施也是因为党风政风监督员听到了居民反馈的意见。上百人聚在一起,特别是还有群众要跳舞,饮水是个问题。”通济镇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居民带一杯水出门,喝完了再回家去接(水)也是个麻烦事儿,而且大家几乎天天都有这样的需求。加之每隔两天要逢场,赶场的居民经过此处也有这样的需求,所以干脆就建了一个直饮水点。”除了饮水,居民如厕也面临相似的情形。为了让大家“方便”更方便,当地又建了公共厕所,将居民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
小事连着民心,群众的“心上事”成了通济镇为民服务的“上心事”,党委政府放不下心才能让居民放得下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党风政风监督员作用,深入一线了解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到位,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济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