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生对病人进行问诊。
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改善就医环境,积极开展县域医疗次中心创建工作,以“硬件+软件”的双向合力,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中心建成新住院大楼和公共卫生行政楼,开放床位300张,新增重症医学科(ICU)、肛肠科、妇科、眼耳鼻咽喉科、中医康复科等住院病区,新增现代化层流手术室。同时,为分担区级公立医院部分功能任务,中心加强医疗救治中心、急诊急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公共卫生示范中心建设,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多措并举使医疗服务迈上新台阶。
中心坚持创品牌、树形象的发展思路,高度重视和支持外科、儿科等特色专科建设,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目前,外科已打造为四川省第一批次、成都市第一批基层临床特色科室。不仅如此,中心儿科是郫都区唯一一家具备省、市基层特色专科的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儿童哮喘专科特色门诊、儿童发热门诊等,是郫都区首家开展“儿童肺功能检测”的基层医疗机构。
为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百姓间的阻隔,中心坚持高水平发展定位,在省、市、区域医疗次中心的政策支持下,先后与四川省中西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等签订医疗联合体协议书,制定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等实施方案,形成院有特色专科、科有专病优势、人有业务专长的格局。
为满足“上班族”患者就诊需求,眼耳鼻咽喉科、中医康复科、妇科和体检科开展延时服务。实行延时服务后,科室业务量明显增加,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中心为急诊急救病人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对心脏骤停、休克、昏迷、中毒、急性创伤等危急重症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即将开展“血灌”技术。今年,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中国胸痛中心总部验收,成为2022年国家第一批次、郫都区首家“胸痛救治单元认证单位”。
科学组建重症医学科。今年5月,中心成立重症医学科,抽调业务精英参与科室工作,科室拥有国内外先进设备,具有丰富的抢救经验。
中心36名骨干医护党员与辖区92名“社区网格员”结成“1+N”模式,划区域实行网格化服务,打造公共卫生服务“群众近距离”网格体系,此项工作在“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了宣传报道。
设立家庭医生“面对面”工作室。中心建立9支由门诊医生牵头的家庭医生“面对面”工作室,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室设在门诊部,让普通门诊与家庭医生门诊逐渐融合发展。
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次中心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就近看病需求。在近年年终质量考核中,中心医疗质量均名列前茅、公共卫生均在全区排名第二。中心已成功建成成都市“AAAAA级”儿童保健门诊和妇女保健门诊;正积极创建成都市“AAAAA级”预防接种门诊,建成后,中心将成为成都市屈指可数的同时拥有3个市级“AAAAA”门诊的基层医疗机构。
目前,中心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四川省社区医院、四川省家庭医生示范工作室等,是四川省第一批“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创建单位,并入选成都市第一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机构,正积极创建国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在四川美丽基层医疗机构评选中名列前茅。
新时代新征程,中心将抓住机遇、守正创新,继续加强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围绕“以建促改,评建并举”的方针,加强特色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构建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机制,为推动基层医疗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张丽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