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2 专题报道-
E2专题报道
  • ·家医服务 让居民生活品质“步步高”
  • ·核酸检测进企业 六万余职工乐享上门服务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家医服务 让居民生活品质“步步高”

中心开展免费健康咨询活动。

  2015年,成都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泉水家庭医生团队成立。这支7人的家医团队中,有3名医生、两名护士、1名上级医院指导医生、1名社区网格员。这支7人小分队承担着辖区1万多名居民的日常健康管理工作,“活力”“温馨”“负责”……这样的关键词成为社区居民们对泉水家医团队的高频形容词。

精确首诊
居民健康的“侦察员”

  “徐医生,还好你们去年体检时发现了我血压有异常,经过一年的用药调理,我现在血压已经稳定了。”4月8日,68岁的的李阿姨来到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每月1次的常规健康检测,一见到自己的家庭医生徐丹,李阿姨就开心地拉着她的手说道。
  时间倒回到2021年2月,作为泉水家庭医生团队的团队长,徐丹带领队员们和往常一样,下社区为居民进行常规义诊。“高压180mmHg、低压110mmHg,阿姨您已经属于高危高血压三级了,建议您赶紧去综合医院进行高血压的用药治疗。”在徐丹的建议下,李阿姨这才对自己的血压引起了重视。到上级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后,李阿姨开始定期服用降压药,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跟踪以及慢病管理。
  在社区进行的常规体检中,泉水家庭医生团队发现67岁的王大爷有肾错构瘤,刚开始王大爷并不相信这一诊断,也不愿意去综合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这可急坏了泉水家医团队。为了让王大爷能早点进行治疗,徐丹和团队成员们商量后,决定从王大爷老伴儿入手,在老伴儿的劝说下,王大爷终于松口,去上级医院进行了复查,确诊是肾错构瘤后,及时进行了手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医疗机构,家庭医生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做好首诊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警报。”谈起作为一名家庭医生的体会,徐丹这样总结道。

精细管理
百姓生活的“好朋友”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泉水家庭医生团队建档案、做随访、下社区、做义诊,不管天气如何变化,家庭医生的暖心服务始终未变。
  “邓婷不仅是我的家庭医生,更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两个很聊得来。”由于患有高血压,居民蒲大姐在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了特殊门诊,长期在泉水家医成员邓婷处开药。多年来,蒲大姐始终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做特殊门诊体检,也听从邓婷医生的建议,改善饮食,加强锻炼,定期来中心监测血压,身体有异常时就打电话咨询邓婷,一来二去,蒲大姐和邓婷成了好朋友。
  首诊在社区,康复回社区,对于社区居民而言,能在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是便捷又省心的事。
  今年初,59岁的陈大姐在家做家务时突然倒在地上,既不能活动,又无法言语,家人急忙将她送到医院。经过检查,陈大姐被诊断为“脑梗死”。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给原本轻松欢乐的家庭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今年1月底,陈大姐的丈夫来到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泉水家庭医生唐静咨询:“像她这种情况有没有希望恢复呢?”唐医生仔细对陈大姐做了检查、评估,告诉陈大姐及家人,如果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是有希望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从那之后,陈大姐的爱人就定期带她来做康复理疗。在家庭医生的耐心指导与鼓励下,陈大姐逐渐开始恢复,原本无法走路、吞咽困难、不能言语的陈大姐现在不仅可以慢慢走路了,吞咽功能也恢复良好,甚至可以自己穿衣和洗漱了。看到生活又重新燃起希望,陈大姐也开朗了许多,“感谢家庭医生无微不至的照顾,相信胜利就在眼前。”陈大姐的爱人开心地说道。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刘俊 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