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天下-
A10天下
  • ·谁在贩卖“三无”飞机?
  • ·中国登山者创造阿玛达布拉姆峰滑翔纪录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面条厂里“搓飞机”、农田里搞试飞

谁在贩卖“三无”飞机?

  ◀在云南远威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飞机所用的发动机上的合格证标注着汽车发动机。

  ◀位于山东邹平魏桥镇的“生产车间”内,面条和旋翼飞机同在厂房屋檐下。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报告中着重提到的“安全”二字,重如泰山。但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一些没有型号合格证、没有生产许可、没有适航许可、没有所有权备案的飞机产品,正暗流涌动地在市场里销售流通。
  记者根据群众反映,在短视频平台搜到相关内容,视频中主播分享自制飞机过程或驾驶自制飞机飞翔,靠“农民造飞机”等标签吸引网友点赞关注。这些博主的主页都标注着“爱好手搓飞机”等介绍。记者发现其自制飞机多在院子、车库等场地生产,配件多为自行改装,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寻求购买。
  不少博主还在主页标注可预订机型、提供技术服务,或涉及轻型飞机研发、设计、制造等相关业务。在二手交易平台,不少自制飞机被公开售卖,售价由八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据知情人介绍,这些自制飞机的材料、结构、性能,并无专业机构认证,生产标准因人而异,缺乏保证。
面条厂里造出“载人飞机” 试飞者连飞行执照都没有
  记者以订货为由联系了一个卖家老周,并来到其位于山东邹平魏桥镇的“生产车间”,进门看到的竟然是一大堆包装整齐的面条。老周说,工厂主营业务是生产面条,因为生产面条机的机床与制造飞机的机床通用,所以拉了几个人成立了飞机制作工作室,卖面条的同时做起了定制飞机的生意。
  “生产车间”另一侧,便是正在制作中的旋翼飞机,三架飞机的机身污秽不堪,甚至螺丝都生锈了。老周和合伙人坦言,像他们这种小作坊,压根无法取得民航主管部门的生产经营许可以及合格证。
  关于飞机质量问题,老周强调,做好后会试飞调试,确认无误再交货,他为此还专门开辟了试飞场地。据老周提供的过往试飞视频,“机场”实为农田中开辟的道路。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试飞的老周竟然连飞行执照都没有。
  无资质从业者将高风险飞行称作普通爱好,非法制造销售自制飞机,无合法试飞场地和飞行执照,还曾发生飞行事故。今年9月,四川一男子驾驶“三无”飞机直播时坠亡,上千观众目睹。老周称,该惨剧未震动相关群体,民间“三无”飞机生产销售仍在继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十四、三十五条明确规定:设计、生产、维修民用航空器及其发动机、螺旋桨和民用航空器上设备,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型号合格证书、生产许可证书、维修许可证书。
一次性做了20架半成品 接单组装后已卖出18架
  民间飞行爱好者的飞机制作、交易及零件采购多依赖飞行交流群,这类群数量大、成员多,有专门的设备交易群,形成隐秘交易链条。记者加入相关群后,发现大量随意买卖飞机及配件的聊天记录。
  为了解自制飞机产业链,记者赴四川眉山见到飞机卖家永哥,其在二手平台售卖的飞机随意摆放在自家院子中。据永哥介绍,其售卖的飞机自重98千克、载荷85千克,时速100千米、最高飞3000米,他此前一次性做了20架半成品,接单后组装,至今已卖出18架,除发动机外购,其余配件均为自制,并称品质有保障。
  在永哥的院子里,记者看到,大批自制飞机桨叶随意放在地上,布满灰尘。永哥解释说,桨叶生产出来已有四年时间。记者还在院子里看到了其他生锈的飞机零部件。永哥称,无需担心飞机零部件生锈,他曾卖出过二手发动机的飞机,并未出现问题。
  永哥坦言,他本人没有飞行执照,圈子里自制飞机并销售的爱好者均无相关许可,多数从业者及买家无飞行执照。从飞机的制作到销售都属于违规操作,所以在销售上,他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卖家与买家签“配件套材”合同逃避监管,实则可提供整机,这种操作是行业公开秘密。记者追问买家身份及用途,永哥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并未透露。
飞机装汽车发动机销售 逃避监管买家自行组装桨叶
  随后,记者赶赴河北承德,见到了另一个飞机卖家大海。大海做好的两架全新旋翼飞机停在附近空地,并称可随时提走,也能按需制作。
  大海说,最近他已经卖出了三四架飞机,买家既有个人爱好者,也有公司。在大海展示的观光研学视频中,包含空中体验、拍照打卡等项目;他承认,自家飞机是“三无”产品,购买需在合同上动“只供展示”的手脚。
  “手搓”自制飞机通过“配件套材”“只供展示”等阴阳合同销售并运营,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记者调查发现,除个人卖家外,部分看似正规的飞机制造公司也在宣传售卖飞机产品。云南远威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规模不小,车间布局规整、设备齐全,业务涵盖直升机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产品售价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
  在云南远威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车间,记者看到两排整齐的直升机驾驶座舱。负责人陈总介绍,热销的单人直升机载重160千克、续航2小时、最快飞行速度150千米/小时,售价16.8万元。而生产飞机所用的桨叶、发动机等配件,发动机上的合格证却标注着汽车发动机。陈总解释说,飞机发动机确实是用的汽车发动机,但质量上没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及《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中明确规定:涉及民用航空器安全的关键部件(如发动机、螺旋桨等)需经民航局审定,取得型号合格证或适航批准。也就是说,汽车发动机不允许直接使用在民用航空器上。
  陈总透露,这款单人直升机根本就没有取得型号合格证,这么做就是为了节省成本。而陈总口中的“DIY 销售”,只是为了躲避监管的套路,本质仍是售卖整机,买家只需自行组装桨叶。直到记者离开远威公司,陈总也没能出示飞机生产许可证书。
最新动态
山东邹平成立调查组,将在全市排查
  11月23日晚,总台央视《财经调查》栏目对山东滨州邹平市魏桥镇“三无飞机”问题进行报道。11月24日,山东邹平发布情况通报称,邹平市成立由发改、市场监管、公安、工信、交通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赴现场对曝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查,发现问题严肃整改。
  本组稿件文图均据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