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独步天下”的古蜀黄金 揭示三星堆——︱金沙遗址制金技术传承有序
  • ·都是青铜尊 三星堆与中原地区有何区别?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都是青铜尊 三星堆与中原地区有何区别?

三星堆出土顶尊跪坐人像。图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早在1986年三星堆1号、2号祭祀坑的发掘中,就有10件较为完整的青铜尊出土。而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的发掘工作中,3号、4号和8号祭祀坑,又陆续出土了青铜尊,以及顶尊跪坐人像这类带有尊或是尊形器的器物。
  青铜尊,在中原礼器中是威严与权力的代表器物之一,大多在祭祀以及宴请重要宾客时才使用。而三星堆青铜器中的“顶尊”造型,则多了一些生动的表达,仿佛能够让人看到数千年前的祭祀礼仪场景。既然都是尊,三星堆与中原地区的尊有什么区别?
  从器物的整体造型上来说,三星堆与中原早期的青铜尊是相似的,只是在细节上有一定的差别,但从尊的使用途径和在祭祀活动中的作用来看,可以说是大有不同。
  “三段式折肩尊是中原早期的青铜尊造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尊与这种青铜尊的造型非常接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介绍。早期青铜尊在尊的颈部、腹部、足部有着明显的分界,其颈部与腹部中间有折肩造型设计,因而称之为“三段式折肩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尊与三段式折肩尊还是有着细节上的不同,如器型更显瘦高、圈足也更高瘦且略微外鼓、尊口略呈盘口等。
  在中原地区,尊既是对称几何造型铜酒器的统称,又专指大口深腹造型的这类青铜器。在甲骨文中,“尊”便是两只手捧着一个大口深腹容器的形象,以体现庄重、礼敬的意味。但是在三星堆,“尊更像是占据了核心地位的器型”。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的器型,三星堆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们创造出了中原没有的“人顶尊”造型,例如出土于3号坑的顶尊跪坐人像;他们还将神像与尊结合,又如8号坑的青铜鸟足曲身顶尊神像。“不同于鼎,三星堆人选择了尊作为与神明沟通的关键器物。”孙华说。
  在中原地区,尊、罍(léi)等器物既是祭祀时的用品,也可以作为宴请重要宾客时的酒器组合使用。而在三星堆人的心中,尊似乎更多担负着与祭祀对象联系的“重任”。“三星堆人在尊这种器型中,加入了场景性的表达,并且在不同的祭祀场景中都有所体现。”这一“场景性”的表达,也是三星堆文化的特点之一。
  然而到了与三星堆遗址一脉相承的金沙遗址,核心的器型又发生了变化。青铜尊的重要性逐渐消减,罍的重要性体现了出来。在十二桥文化竹瓦街遗址的器物坑中,曾出土了两组列罍组合,分别为5件一组、4件两组,体现了典型的“列器”制度。孙华介绍,这种以罍作为核心的传统一直影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文化。在新都马家战国大墓中,就曾出土过一枚印有二人抬罍图形的巴蜀符号印章。墓中大量的青铜器,其中就有5件一组的铜列罍,昭示了墓主人不凡的地位。
  至于为何会产生“从尊到罍”的变化,孙华推测,应当是古蜀先民在献酒的方式上发生了改变:“无论是祭祀活动还是宴请宾客,都省去了将酒从罍倒入尊的过程,因此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