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揭牌
  • ·“西南第一路”将由双向四车道升级为八车道
  • ·成都地铁13号线一期新南门站亮相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揭牌

三大篇章呈现故宫文物南迁的壮阔历程

游客参观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

展厅展出的守护文物的有功之臣。

  10月27日,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揭牌活动举行。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乐山如今以“1+5”的馆群模式、三大展陈篇章,完整呈现故宫文物南迁的壮阔历程。
  活动现场,故宫文物南迁职员后人代表欧阳复武分享先辈事迹,通过点滴细节再现当年文博工作者在乐山安谷等地守护文物的赤诚与坚守。乐山市金牌讲解员张涵玉联合乐山故宫文物南迁研究人员共同发布“跟着南迁线路游乐山”文物主题游径。
  随着与会嘉宾为陈列馆揭牌,这座承载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场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嘉宾们沿“宋祠主副馆—多功能厅—欧阳道达旧居—宝地安谷文化展馆”线路巡馆,近距离感受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泛黄的《文物装箱清单》、1:1复刻的宋氏宗祠存放场景,与数字沙盘、智慧触屏、3D文物影像交织共生;纤夫拉船、职员核单、百姓扛箱等沉浸式场景生动再现,让那段“零损零失”的守护奇迹变得可触可感。
  公开资料显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故宫博物院为谋文物的安全,便有文物南迁计划。经过故宫博物院理事会讨论通过,并得到核准以后付诸实施。
  装箱、加封、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一直到1933年5月,文物运离北平,运抵上海,同时在南京抢建库房。1936年12月,文物分五批迁至南京。1937年1月1日,故宫博物院合并南京、上海两个办事处,改为南京分院,欧阳道达被任命为院长。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距上海仅300余公里的南京又受到战火威胁,这批南迁文物分三路向后方疏散——南路辗转长沙、贵阳等地,于1944年迁至巴县(今重庆巴南区)废弃的飞仙岩矿场存放。一直到文物回归,没有再迁运。中路辗转汉口、宜昌、重庆等地,于1939年迁至乐山安谷,设七库存放。1942年春,第一库撤销,文物分别迁运到其他库房,改为六个库房。直到文物回归,再无变动过。北路辗转宝鸡、汉中、成都等地,于1939年运抵峨眉,存放于峨眉县东门外大佛寺、西门外武庙,成立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直到文物回归,再无搬迁。
  乐山安谷和峨眉的文物,从1939年第一批运进,到1946年最后一批文物离开,历时约7年4个月,无一损伤或遗失。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