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当秋风为蓉城镀上金边,暑气悄然退场,2025天府书展,恰似一场为灵魂“贴秋膘”的温暖盛宴,在这片土地最宁静丰盈的季节里热烈绽放。
10月20日,2025天府书展以一张亮眼成绩单圆满闭幕:展示展销各类图书80余万种,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200余场次,实现图书及文创产品销售码洋1.09亿元,馆配馆建交易会采选码洋3.05亿元。数字背后,是一场打开阅读N种可能的破界之旅。
思想不妨先“破界”,欢迎技术,但不背叛文学。主会场成了思想游乐园——格非谈人文阅读,阿来探大河源头,徐则臣聊创作边界……一场场分享温和地提醒读者:去拥抱每一个破界的思想,守护那盏灵魂的灯。就像阿来引用的那句“天雨粟,鬼夜哭”—文学应带来智慧与光明,犹如天降粟米,喂饱心灵。
场地也来“破界”,让阅读之美遇见文旅之美。分展场直接搬进了宜宾李庄古镇、凉山建昌古城、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那叫一个金风玉露一相逢!在古镇翻《图像中国建筑史》,在三苏祠读《吾家蜀江上:苏轼在眉山》,文字幻化为可触摸、可呼吸的在场体验,书展也变成立体、活态的“大地之书”。
经典同样可以“破界”,大先生的毛背心穿上身。天府书展现场,最出圈的莫过于火上热搜的“鲁迅同款毛背心”!当年轻人背上印有“文学包袱”“思想包袱”字样的购书袋,争相穿上“文豪同款”,横眉冷对的“斗士”鲁迅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成为一个真实可感,甚至有“OOTD”(备注:今日穿搭)的鲜活个体。这不只是文创的成功,更是文化传递换了个更潮的姿势。
文坛的“不老少年”们来了。91岁的王蒙,带着他的《极限聊斋》来了一场文学脱口秀。古典故事被他掰开揉碎,再吹一口现代的仙气——全活了!当为6.6万名乡村小朋友点亮阅读心愿,推荐《唐诗三百首》时,他说:“每天读点书,超越昨天的自己,让每一天都活得不一样。”那种历尽千帆后的真诚与通透,是他创作生命辽阔而自由的写照。
103岁的王火和96岁的李致的友谊“超长待机”,在《火铸文心:王火传》新书发布会尽显。两位老友一见面就紧紧握手,一切尽在不言中。尽管前阵子还在住院、身体虚弱,王火仍坚持到场,每次听到自己的名字,他都努力想从轮椅上站起来致意——那份对文学的赤诚,连被小雨打湿的秋天都暖了起来。
阅读,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儿。当银发一族安坐于“银发阅读专区”,打捞岁月深处的智慧,“Z世代阅读专区”则是充满活力的数字原野。电竞争霸赛的敲击键盘声、AI动漫的欢呼声、VR阅读设备的运转声……不同年龄段的“开卷”有益又和谐。
阅读对象还可以是广阔的天地。“翻书见川”主题公园把四川变成一个可读、可游、可翻阅的活态大书展。本届书展特设阿坝州文旅融合展区,推出“文创换景区门票”玩法,增强逛展与旅游的联动性。逛书展、玩非遗、游地标,“天府守艺人”串起文旅新体验。正如《安逸哲学——锦绣天府人生智慧》中所言,安逸,是四川盆地贡献给世界的文化瑰宝,融合了从容与豁达、创造与享乐的智慧。
2025年秋天的这份书展记忆,绝对“高保真”!身体是累的——双腿电量告急,胳膊发出抗议;但精神却是满格的——那份摩肩接踵的人气儿,淘到好书的快乐,绝对如假包换。原来,顶级的治愈,就是在同一片烟火气里,确认了彼此都是热爱阅读、热气腾腾的“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