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平台方构成违约,应赔偿消费者全部损失
近日,黄金价格持续走高,在深圳工作的郑先生却因一单被电商平台突然取消的黄金交易,反而损失了1800多元。
10月10日,郑先生在某电商平台购入50克黄金,单价每克约900元,总价4.5万元。11日,订单显示商品已进入派送阶段,却被平台锁定拦截,最终订单被单方面取消。“看到订单突然没了,我整个人都懵了。”10月16日晚,郑先生向记者讲起此事时仍感无奈。
对此,律师表示,郑先生下单付款后,已经与商家形成了有效买卖合同,平台单方面取消订单构成违约,应赔偿消费者全部损失。
郑先生介绍,发现订单异常后,他第一时间联系了商家,对方表示无权取消订单,建议他联系平台客服。平台方回应称,系统会综合评估下单行为、收货信息及账户历史购物记录等,若购买数量“超出正常生活消费需求”,可能影响普通用户利益,订单即可能被拦截或取消。
更让郑先生难以接受的是,由于下单后看到金价涨了,他已以每克904.91元的价格找好买家。由于订单被取消无法交货,他只能重新购入50克黄金来履行交易。而此时金价已经涨至每克941元。一进一出差价约每克36元,50克合计损失超过1800元。
郑先生还发现,平台不仅取消了订单,还删除了购买记录。“幸亏我提前截了图。”对此,他提出三项诉求:赔偿2000元、说明拦截理由、解释删除订单的原因。然而,经过几天沟通,平台仅同意赔偿200元,未就取消及删除订单原因作出解释。
更令郑先生不解的是,他使用本人的另一实名账号在同一平台成功购得金条,这让他对平台所谓的“系统判定”标准提出疑问。“为什么同一个人,用不同账号就有不同待遇?这个所谓的系统判定标准到底是什么?”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平台客服。客服表示:“我们这边是不会私自取消客户订单的。”当记者询问订单在派送中被平台截回的情况时,客服回应称“他可能是因为支付异常”。记者进一步询问购买多少克以下黄金比较安全时,客服表示可以继续购买,如果遇见相似情况可以联系客服处理。
针对此事,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郑先生下单付款后,已经与商家形成了有效的买卖合同,电商平台单方面取消订单的行为构成违约。“平台在郑先生订单已进入派送阶段时将其锁定拦截并取消,且未提供合理的取消依据,违反了合同约定和诚实信用原则。平台声称系统会综合评估下单行为等因素,但郑先生使用本人另一实名账号在同一平台成功购得金条,这表明平台的判定标准不明确且不合理。”
赵良善指出,郑先生因金价上涨造成的1800多元损失属于可索赔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郑先生的损失与平台的违约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平台赔偿200元明显不合理。”赵良善说,赔偿金额应按郑先生的实际损失1800多元计算,同时还应包括郑先生为履行与下家的交易而可能产生的其他合理费用。
赵良善建议,郑先生如果与平台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罗田怡 实习生 龚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