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针对专门坑老的违规私域直播,市场监管出手了。10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治理成效。有媒体解读,这是市场监管部门首次向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亮剑”。 (新京报)
对于媒体的解读,严格说来并不准确。事实上,与之相关的个案查处,一直是常态化进行。只不过,以往并没有突出“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在最新动态中,此类行动被进一步整合,并有了更为统一的步调和精准指向,这是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应该说,这场新闻发布会,只是宣示了一个开始。可以预见的是,在监管部门集中发力后,必然会有更多的执法成果和典型案例公布——而私域直播的问题,被列为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本身就意义重大。
私域直播是相对于公域直播而言的一种互动营销直播活动,主要是指企业或个人基于自有流量池,针对已建立联系的特定用户群体,通过直播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和沟通的一种营销模式……坑老私域直播,很像以往社区楼下讲养生课的“小黑屋”,玩的是“闷声发大财”,怕的是见光死。当这一行业被聚焦,成为热议话题和职能部门重点关注对象,其“杀伤力”便已流失大半。
打破了暗箱结构,私域直播的围猎属性也就无所依附。所以,“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除了要查处具体的诈骗个案,更重要的是要设法谋求常态化监管与保护,比如说限制微信群跳转未备案平台直播间链接、强化正规平台的后台影像数据留存和备查义务,凡此种种,见光的、留痕的涉老私域直播,想必会有所收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