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2 要闻-
A2要闻
  • ·四川“十四五”改革重点聚焦四个方面
  • ·异地缴存人在成都购房也可申请“商转公”贷款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改革“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

四川“十四五”改革重点聚焦四个方面

制图高翔

  四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策源地,历来就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
  10月15日,“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在成都举行,聚焦全面深化改革。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四川有23项改革经验获中央改革办推广、55项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四川也是全国唯一连续五年入选年度改革特别案例的省份。
  四川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杨立介绍,四川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通过改革的“一子落”带动发展棋局的“满盘活”,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时期,四川重点推进了四个方面的改革任务。
  

聚力攻坚重大改革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首先,是聚力攻坚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改革。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四川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推进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改革。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四川深化两地战略协作,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等集成式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市场一体化17条经验获国家宣传推广。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的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设立运行,新区开出的第一张税务发票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四川建立省领导负责、省直相关部门分别牵头的优势产业推进机制,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推进17个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培育形成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四川在全国率先作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确定20个县(市)开展改革试点。
  持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纵深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支持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2024年成都经济总量超过2.3万亿元,绵阳、宜宾突破4000亿元,20个县(区)入围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全省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正在加快形成。

集成推进特色改革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其次,是集成推进牵引性、深层次的特色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四川立足省情实际,探索推进具有四川特色的改革举措。
  在国企改革方面,四川全面启动省属国有企业“1+8”重点领域改革,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数据集团、科创投资集团、景区发展集团等挂牌运营。2024年全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20.7万亿元、营收2.3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345%、83%。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四川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重点实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五个专项治理”,187个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6万亿元,4年时间迈上1个万亿元台阶。
  在科技创新方面,四川开展大院大所大学“聚源兴川”行动,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惠及科技人才超3万人。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四川,2024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9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07亿元,均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靶向瞄准小切口改革让群众收获改革幸福感

  再者,是靶向瞄准优服务、惠民生的小切口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四川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在就业创业方面,四川出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35条”等政策措施,2024年新增创业28.9万人、带动就业47.6万人。在教育改革方面,“四川云教”远程教育联盟覆盖各类学校2400余所、惠及师生50余万人,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计划”惠及162万余人。
  在医疗卫生方面,四川组建39个城市医疗集团、192个县域医共体,省市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基本完成。在社会保障方面,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街道层面全覆盖,全省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特别是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开展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10项行动,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2020年的77.56岁提高至2024年的78.5岁。
  在文化和基层治理方面,天府融媒联合体实现省市县媒体三级贯通,三星堆博物馆为副厅级事业单位。组建省市县党委社会工作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经验被国家部委推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

深入推进赋能式改革
凝聚改革共识合力

  最后,是深入推进强党建、聚合力的赋能式改革。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四川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的赋能式改革。
  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四川鲜明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选人用人导向。大力实施“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人才工程,成立四川省人才发展集团。
  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方面,分层分类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强化省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高校、公立医院、开发区监督全覆盖。在人民民主制度建设方面,累计建成4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和“有事来协商”工作持续深化。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杨立表示,展望“十五五”,四川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努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作表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罗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