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文体-
A6文体
  • ·文物“四普”知多少知识挑战赛第二季来了
  • ·匈牙利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 ·1522米深的海底获取“源火”
  • ·更正说明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匈牙利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喜欢中国文化,是李白“迷弟”

拉斯洛获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图据诺奖官网

  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获奖。授奖理由称赞他“在末世恐惧中仍能通过震撼人心且具先知般洞察力的作品,重申艺术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诺奖赔率榜单总会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在赔率网站Nicer odds近期排名中,拉斯洛高居第二位,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位列第一,榜单中还包括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等。

长篇小说处女作《撒旦探戈》
吸引世界的关注

  拉斯洛出生于1954年,主要作品包括《撒旦探戈》《反抗的忧郁》《仁慈的关系》等。这位匈牙利作家虽在国内的大众知名度有限,但其作品《撒旦探戈》在文学界享有盛誉。
  出版于1985年的《撒旦探戈》是拉斯洛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其复杂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刻探讨与神秘晦涩的种种隐喻,吸引了匈牙利乃至世界范围评论家和读者的关注。该书被视为二十世纪文学版图上极为重要的一部作品,也被公认为考验读者阅读能力和翻译水平的挑战之作。
  拉斯洛的作品与电影艺术结缘颇深。《撒旦探戈》《鲸鱼马戏团》《伦敦人》和《都灵之马》等影视作品,均源自他的文学创作。前两部是他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后两部是他担任剧本编剧。这几部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多有斩获,其中《都灵之马》获得银熊奖。

多部作品被引进中文世界
受中国读者推崇

  《撒旦探戈》《仁慈的关系》《反抗的忧郁》等作品均被引入中国出版。译林出版社2017年推出《撒旦探戈》,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推出《反抗的忧郁》《仁慈的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九久读书人2025年出版了拉斯洛的短篇小说集《世界在前进》。
  拉斯洛获奖消息传来,豆瓣资深书评人雯雯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她对拉斯洛获诺奖并不感到意外,“他就是一个很有大师气象的作家。《撒旦探戈》一直很有名。他喜欢用长句子,尤其是那种首尾相衔的回环式文本结构,读起来给人一种循环往复、无休无止的感觉,特别大气澎湃。”

喜欢中国文化尤其迷恋李白
要求家人用筷子

  上世纪90年代初,译者、作家余泽民在匈牙利友人家偶然结识拉斯洛,两人自此成为好朋友。拉斯洛的作品点燃了余泽民对匈牙利文学的兴趣,进而成为他走上翻译之路的源起。余泽民翻译过拉斯洛的短篇小说《茹兹的陷阱》并发表在《小说界》杂志上。但翻译《撒旦探戈》显然要困难得多。“他的句式既很难读又很耐读,细腻又粗粝,细碎又宏大,构设精密,富于律动。如果翻译不好,会让人读起来觉得上气不接下气。”余泽民在《撒旦探戈》中译本的《译者序》中这样写道。最终他还是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拉斯洛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余泽民回忆,自从拉斯洛1991年以记者身份来到中国之后,便深深迷恋上这里,不仅称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人文博物馆”,回家后还要求全家人改用筷子吃饭。他尤其迷恋《道德经》和李白,余泽民曾陪伴他在中国沿着李白的足迹走了近十座城市,成都便是其中一站。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