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遂宁河东新区:“南活中优北兴” 筑就高品质宜居活力新城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遂宁河东新区:“南活中优北兴” 筑就高品质宜居活力新城

遂宁河东片区俯拍图。李四海摄

2024遂宁观音湖马拉松盛况。遂宁河东新区管委会供图

  行走在9月的遂宁河东新区,观音湖畔,金桂飘香。时间回溯到2002年9月,在遂宁城区涪江河畔以东的一片滩涂上,“河东新区”正式挂牌成立。23年拔节生长,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的河东新区,立足成渝腹心、锚定遂宁“城市增长极”,在全国区域协同、全省产城融合、全市品质提升中,精准标定自身发展坐标。
  从城市建设的“精雕细琢”,到重大赛事的“从容担当”,从基层治理的“暖心答卷”,到战略定位的“前瞻布局”,河东新区舞动实业兴市、引客入遂“两面大旗”,全力建设“高品质宜居活力区”。
  未来的河东新区是什么样子?答案写在“南活中优北兴”的精耕细作里,注脚则是——品质河东、实力河东、活力河东、幸福河东。
划小治理单元
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治理洼地”变“幸福样板”
  “2025年8月支出95937.86元,结余金额336912.77元。”走进河东新区蓝珀江宸小区,“事务民主公开栏”里,8月收支明细、银行流水清单和9月8日至14日的《物业简报》一目了然,小区治理台账清晰明了,业主纷纷点赞。
  “这是小区自主管理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慈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巧玉介绍,在蓝珀江宸,从“两小区一网格”优化为一小区一综合网格,同步成立党支部,推选退居二线干部担任书记,构建多方议事机制。如今,小区物业满意度从83%升至95%,曾经的“治理洼地”变“幸福样板”,也成为“划小治理单元”改革成效的生动体现。
  杨巧玉介绍,在慈音街道,55个小区均建立党支部,6266名在职党员全员报到。依托基层治理资金,推进阵地建设等民生实事,“有事找党员、难事支部帮”成新风尚。
  这股“风”也吹进商圈。9月22日,杨渡街道办策划的“国庆中秋美食街消费季惠民活动”,正在统计商家信息、征集居民需求,反响热烈。
  杨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华介绍,辖区常住人口4万人,拥有任家渡和永盛湖两个商圈,街道以党建引领带动为企业服务,商圈更具人气与活力。
  在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鲜活生动的“效率革命行动”。
  通过基本履职事项、配合履职事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三张清单”编制,明晰基层权责,再造“服务流程”提质增效,政务效率与满意度双升。老年助餐、夜市繁荣、广场舞大赛等,让治理成果惠及民生。
  而放眼整个新区,27个社区细分为266个“微治理单元”,172个网格党支部、34个党小组织密组织网,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民生问题在家门口解决,实现“治理成果由群众共享”。党建为“根”与“魂”,通过划小治理单元,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延伸至民生一线,实现“治理洼地”向“幸福样板”的蝶变。
精雕城市空间
建设韧性宜居城市 实现“面子”“里子”双提升
  “防洪排涝和棚改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燃气管网、老街改造和整体提升。城建要精细,才能打造真正的梦里水乡。”9月22日下午,河东新区建设与交通运输局城建组组长何汉又一次和仁里水乡项目主要负责人沟通“质效同步进度条”。该项目是河东新区城市更新、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标志性项目。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何汉翻开河东新区重点项目“作战图”: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项目、马田棚户区改造项目、河湖连通项目、遂宁八中改扩建项目……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补短板、优功能、提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河东新区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的一个缩影。
  而“全域海绵”则是河东作为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主战场交出的一份答卷。
  “遂宁是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河东新区是主战场,海绵建设面积占全市85%。”何汉介绍,在稳步推进实施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中,河东新区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作为其基本要求。
  用“绣花功夫”精雕城市建设管理,河东新区“面子”“里子”实现双提升,充满吸引力。
  9月16日,河东新区东平中路以北、紫竹路以西的一块33.36亩二类城镇住宅用地拍出2亿多元的好价格,创遂宁市主城区近5年地价新高。这也是河东新区“高品质宜居活力区”建设的“成绩单”之一。
  而以“河东综合主中心”为核心,《遂宁市河东新区二期城镇详细规划》的落地,更是为“韧性宜居”的河东新区带来具象化路径。25平方公里的河东二期,不再是简单的城市扩容,而是以“现代服务业聚集高地、宜居幸福典范城、区域数字科创中心”为目标的“城市新客厅”。
赛事接踵而至
锻造“协同善战”能力 展现城市治理软实力
  城市环境的持续向好,也吸引大型体育赛事落地河东。
  2024遂宁观音湖马拉松暨跑遍四川(遂宁站)、2025“骑遍四川”自行车公开赛、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暨2025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遂宁站……一场场比赛中,“赛事保障”转化为“城市治理经验”的生动实践,让“软实力”成为河东新区城市发展的“硬名片”。
  “大型赛事接踵而至,以赛促旅、以赛带商、以赛彰文的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形成赛事消费新场景,吸引更多外地游客留下来,带动消费活起来、城市热起来。”河东新区文化旅游产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有“川超”、香港精装明星足球赛、2025遂宁观音湖马拉松等赛事相继开赛。文旅融合激活城市活力,体育赛事“流量”正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
  今年以来,围绕“引客入遂促消费”目标,河东新区以创建观音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引领,聚焦音乐、赛事、水上、节庆节会、商圈“五大经济”,打造爆点、做大流量。从传统节庆到国际赛事,从明星演出到消费场景创新,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持续优化体验实现“引人留遂”,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动力来自哪儿?河东新区结合“南活中优北兴”的城市发展战略绘制“文旅棋盘”。南边有灵泉寺、天幕里、夜下仁里等“一寺五里”,中部有鼎盛国际、万达等商圈经济,北边有万象汇、京东数字产业园、东部半岛等滨水消费场景和数智科技产业……
  挺立文旅+百业兴的潮头,河东新区用一个个引人气、增流量、促消费的实招、硬招,打造文体旅商消新爆点,在“引客入遂”中展现河东新区独特魅力。
增进民生福祉
多个维度全面发力 绘就百姓幸福生活图景
  站在全新时空坐标,立足成渝腹心,河东新区锚定“高品质宜居活力区”定位,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维度发力,绘就百姓幸福生活图景。
  教育方面,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落地河东,2023年首批招生至今,学生规模将达8000人,圆了遂宁本科大学梦。新区还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学校,新增学位2万余个,构建全生命周期育人体系。
  民生保障全面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全区学校,慈卫中心数字化门诊投用;为老助餐点、未成年人保护点建成,“一老一小”服务完善;“遂心阿姨”等品牌带动就业,创业补贴助力发展;1.16万余人喜迁新居,“15分钟生活圈”基本成型。
  面向未来,河东新区着力打造“品质河东”,推进城市管理创新与民生项目;打造“实力河东”,构建“133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活力河东”,发展“五大经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打造“幸福河东”,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教育医疗水平,深化基层治理,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