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封面评论
□蒋璟璟
近日,话题“中介雇人看房砍价60万搞崩房东心态”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网友关注。记者暗访发现,一些二手房中介竟然玩起了“压价戏码”,雇人扮演买家,甚至上演“双簧”来给房东施压,以达到快速成交的目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每天要带看15组客户,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跟房东不断地反馈价格,降低心理预期。 (中新社)
买房卖房,原本就是心理战。只不过,以往斗智斗勇的玩家,主要是买家、卖家,而现在中介加入了这场大戏。雇人冒充买家,去跟房东疯狂砍价,要的就是把后者的心态搞崩、把报价打下来,让房屋尽快卖出去。
毋庸讳言,当下的二手房市场较之前些年,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买家有了更多博弈的底气,“持币观望”,货比三家,成了主流。第二个变化,是中介除了传统的房价按比例抽成外,还发展出了“一口价”模式,即按套数收取固定费用——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介的经营逻辑。
以往,中介是有动力以相对高价促成成交的,但在固定收费的模式下,中介最大的诉求,则是尽可能快地促成成交,这颇有“以价换量”的意思。
有专业人士警示,中介雇人看房压价,其行为涉嫌制造焦虑及民事欺诈。然而,其最大的风险点是,某些中介机构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以不光彩的手段操控市场定价,这对于供需两端来说,都是不小的威胁。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楼市未来进入新周期,其会不会调转枪口,换个方向兴风作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