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26年后与亲人团圆,34岁的他跪谢绵阳民警:
张飞强与父亲张和荣见面。周洪攀摄
“我找到家了,我是有爸的孩子!”9月8日上午,一场认亲仪式在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举行,与亲人失散26年、从陕西西安赶来的张飞强,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父亲和哥哥。激动之下,他当场跪谢民警胡祥雨。
1999年,江西上饶市铅山县的张飞强刚满8岁,因与爷爷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被人以挣钱为由哄骗到了甘肃兰州。养父母强迫他外出卖花挣钱,对其非打即骂,几个月后他逃跑到西安,自此开始流浪生活。后来,西安一位开餐馆的大姐了解他的身世后,联系了媒体及绵阳公安胡祥雨工作室,为他寻找亲人。今年7月29日,经公安部“打拐系统”通报确认,绵阳警方采集的西安人张飞强血样与上饶警方采集的江西籍张和荣、张辉平血样,经DNA比对,符合生物学遗传关系。整整26年,张飞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认亲现场跪谢民警
在认亲仪式现场,张飞强显得特别激动,连说话都有些颤抖。
“被拐这些年,我捡过废品、睡过桥洞。自己生病时,特别的无助。”张飞强说,自己当年因听信陌生人的谎言,改变了人生轨迹。由于自己是流浪人员,只上过一年学,找不到工作。是西安好心的李阿姨鼓励他,让他在寻亲路上坚持下来;在媒体的牵线搭桥下,是胡祥雨工作室的警察叔叔,帮他找到了亲人。
当胡祥雨警官来到张飞强身边时,张飞强双膝跪在胡祥雨面前,嘴里不停地表达着感谢:“谢谢胡叔叔,我找到家了,我是有爸的孩子!”
当父亲张和荣、哥哥张辉平走进认亲现场时,静静等候的张飞强快步走了过去,紧紧抱住了父亲和哥哥。“小二啊……强儿啊……真的是你吗,这26年你都在哪里啊?”老父亲张和荣双手抓住张飞强的双臂,激动得泪流满面。
张辉平说,弟弟失踪后,家人报了警,也多方进行寻找,但都没有弟弟的消息。
逃往西安流浪街头
张飞强原名张辉强,一回想起当年的离家出走,就满脸的悔恨。
“我只记得父母和哥哥的名字,家里种过甘蔗,对原地名都忘记了。”张飞强说,1999年,他刚上完小学一年级,因与爷爷发生争吵,就想外出去找打工的父母。他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了县城,遇到一个人说可以带他们去挣钱。“就这样,我们就跟他去了。”张飞强说,他们坐了很长时间的火车,最后到了甘肃兰州,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自己被拐卖了。
养父母家中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但等待张飞强的不是亲情,而是无尽的苦难。养父对他非打即骂,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要他外出“挣钱”——跪在地上哀求路人买花,那场景与乞讨无异。
“4个月后,我选择了逃跑,爬上一列开往西安的火车。”张飞强说,到了西安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靠捡破烂维生,露宿街头。“记得有一次因为和别的流浪孩子争抢废品,我甚至被打落了一颗牙齿。”
祖籍分析找到亲人
李女士在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开了一家餐馆,为过往的旅客提供快餐食品。
“张飞强和我哥哥的儿子关系好,他们有空就到我店里玩。”李女士说,刚开始接触这个孩子时,她并没有想到他是被拐的。后来熟悉后,张飞强给她说自己没有父母,也没有身份证,是被拐卖的。“他只记得家人名字,但不知道具体地方。”
由于一直找不到亲人,张飞强一度很自卑,准备放弃寻找,李女士就开导他:“这件事包在阿姨身上,阿姨拿钱也要帮你找到亲人。”
最近两年,李女士先联系上河南一家媒体,几经辗转又联系上绵阳公安胡祥雨工作室。在帮张飞强寻找亲人的日子里,她还把他留在自己店里帮忙,每天开100元工资。
“我们将相关信息录入公安部‘打拐系统’,但盲比一直没有结果。”民警胡祥雨说,今年6月初,工作室对其进行祖籍分析研判,张飞强疑似江西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人。随后,工作室与张飞强进行了细致有效的沟通,进而了解到其父亲及兄弟的大致姓名、可能年龄等具体情况,结合DNA祖源研判和公安户籍信息查询,民警胡祥雨在铅山县河口镇柴家村找到一户疑似家庭。
7月,经公安机关跨区域协作,绵阳、上饶警方分别再次采集寻亲人员血样入库比对。7月29日,经公安部“打拐系统”通报确认,绵阳警方采集的西安人张飞强血样与上饶警方采集的江西籍张和荣、张辉平血样,经DNA比对,符合生物学遗传关系。
认亲之后,张和荣和大儿子张辉平、二儿子张飞强准备在绵阳待一天,逛逛这座有爱心的城市,随后启程赶往江西上饶老家,帮张飞强寻找儿时的记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