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政经课 51-
A15 政经课 51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5政经课 51
  • ·工伤保险:职场人的“护身符”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工伤保险:职场人的“护身符”

  在职场打拼,谁都不希望发生意外,但万一遇到工伤怎么办?别慌,工伤保险就是你的“职场护身符”,它能保障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后的医疗、生活甚至家人的未来。

工伤保险有哪些保障?


  其实工伤保险还有个名字叫“就业伤害保险”,说简单点,就是劳动者因为工作遇到意外,比如受伤、染上职业病,以及暂时没法工作、再也干不了活,甚至不幸离世,劳动者或者家人能从国家和社会拿到补偿的一种保障。
  它就像一张国家给职场人织就的“安全网”:受伤了,医疗费、康复费由它来担;暂时没法上班,生活补助由它帮衬;要是真出了最糟的情况,家人也能拿到抚恤金。
  更贴心的是,这张“安全网”不用劳动者掏钱,保费全由单位承担。而且不管是单位还是劳动者的原因,只要是工伤,基本都能拿到赔偿,不用纠结是谁的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受伤也分“因工”和“非因工”。“因工”就是与工作直接相
  关,比如上班时搬东西扭了腰、长期干某类活染上职业病,这种情况工伤保险会管,能拿到的补偿也比普通生病、非工作受伤要多。
  截至2024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03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4万人。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439亿元。

哪些情况工伤保险会“认”?


  劳动者如果真遇到意外,应先弄清楚“算不算工伤”——这就是工伤认定,简单说就是确认“这伤是不是该工伤保险管”。
  常见的这些情况,都算工伤:比如上班时在工位上、车间里干活受伤,搬货时扭了腰、操作机器时不小心碰伤;还有因为工作染上的职业病,比如常年接触粉尘得的尘肺病;就连上下班路上,如果遇到不属于劳动者担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也算。
  还有些特殊情况也算工伤:比如劳动者上班时突然生病,48小时内没救过来;参与抢险救灾如救火、抗洪时受伤;军人以前因公负伤,现在旧伤复发,这些都算。

发生工伤怎么维护自身权益?


  一般情况下,当家人或者亲朋好友突然发生工伤,很多人会惊慌或者因为悲痛而手足无措。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索要工伤赔偿,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第一时间保存证据。一方面是要记住单位名称和地址。尤其是建筑工地农民工,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用人单位名称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工伤,便无法确定追索对象。另一方面,要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工牌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其次,尽快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所在单位应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拖延,劳动者或家属可在一年内直接申请。超过期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会受理,追索工伤保险待遇也将得不到仲裁机构、法院的支持。所以,对于劳动者来说,不要轻信用人单位的虚假承诺,以免错过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
  第三,协商赔偿要谨慎。如果单位想私了,劳动者应先搞清楚自己的伤残等级和法定赔偿标准,避免被“低价打发”。不懂法律可以咨询律师或申请法律援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马晓玉

制图何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