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有一条老路。它潮湿破旧,默默见证了我从蹒跚学步到骑车上学的身
影。墙上,绿油油的苔藓蔓延;路上,凹凸的疙瘩潜伏,偶有难闻的气味弥漫。这里仿佛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阳光吝啬,行人稀少。
每次骑车经过,那些疙瘩便如埋伏的奇兵、深藏的土雷,总想将我的车轮掀
飞。若逢雨天,湿滑的青苔更是让自行车难以掌控。我曾最在乎的,是这条路何时能修葺一新。然而,年复一年,这份期盼在时光冲刷下,竟最终筑成一座名为“厌恶”、看似坚不可摧的堡垒。
直到有一天,一个男孩的身影,像一束光忽然射进了这幽暗的老路。他专注地蹲在
地上,时而用石头堆砌“炮台”,时而挥舞树枝充当“炮弹”。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上,写满了十二万分的认真。就在那根树枝“炮弹”射出的瞬间,我心中那座坚固的“厌恶”堡垒,竟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悄然击碎了。刹那间,无数关于这条老路的、
蒙尘的美好回忆奔涌而出。
那回忆的源头,仿佛已很遥远,此刻却近在眼前:幼年的我,也曾这样蹲在墙
根,出神地凝视苔藓上蚂蚁搬运食物的队伍;也曾将捡来的石头垒成想象中的房子,再用捡来的粉笔头在上面涂画……是啊,曾几何时,我最在乎的,就是放学后能在这条老路上尽情玩耍的时光。何时起,这份“在乎”竟消失殆尽,甚至变成了厌恶?是成长必经的疏离,还是物是人非的惘然?
男孩专注玩耍的画面,像一把钥匙,为我重新打开了童趣的宝匣。我的目光
再次投向这条老路,开始真正“在乎”起这里的一切:墙缝里倔强探出的小花,石缝间悄然生长的青草,空气中弥漫的、混合着泥土和苔藓的、古朴而熟悉的气息。轻嗅着这味道,恍惚间,我仿佛又变回了多年前那个蹦蹦跳跳走在放学路上的小小身影。
这条老路,像一位沉默的使者,竟有令人“返老还童”的魔力。或许,真正的转
变,在于我不再“在乎”它何时被修缮一新,而开始“在乎”那些曾被忽略的、细微处
的生机与古意。
这多像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岖总难避免,与其执着于得失顺逆,不如学会纯
粹地感受行走于世的温度,在乎当下每一份微小的触动与美好。
评语
这篇作文以一条老路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老路从“厌恶”到重新“在乎”的心路历程。文章语言优美,比喻贴切,细节描写生动,情感转折自然流畅。结尾由实入虚,将个人体验升华为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全文结构严谨,主题鲜明,是一篇兼具文学性与哲理性的佳作。建议在写作中继续保持对细节的捕捉,同时可以尝试加入更多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情感层次更加丰富。